长度超过3米的碳纤维大枪在赛场上突刺,金属枪尖在特制护甲上碰撞出清脆声响……一项古老兵器的现代竞技正于八极拳故里庆云焕发新生。
以2025海峡两岸八极拳技艺交流大会成功举办为契机,海峡两岸大枪训练基地及大枪对抗赛永久赛址落地庆云,这是在我市打造特色体育名城、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宏伟蓝图上,落下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子。

深挖文脉 传统技艺成为城市新IP
庆云是八极拳创始人吴钟的故乡。据史料记载,吴钟曾以其出神入化的大枪技艺享誉武林,被称为“神枪”。此次大会首次引入并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首届大枪对抗赛,是对本地深厚武术文化根脉的一次精准挖掘与“活化”。
“近年来,我们始终将八极拳视为本地的特色武术文化,并进行大力推广。而让大枪在庆云扎根发芽,是历史底蕴与新兴竞技形式的深度融合。”海峡两岸八极拳技艺交流大会秘书处负责人贾建博道出了此举的深远考量。
大会不仅助力建成了吴钟八极拳博物馆,推动了吴钟八极拳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大枪训练基地的落户,更标志着德州在将传统武术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体育IP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融合创新 古老兵器焕发竞技活力
赛场之上,选手们身着专业护具,手持特制长枪。崩、扎、挑、砸,攻防转换间充满了力量技巧与瞬时反应的博弈。这背后,是传统武术与现代科技的精彩融合。
2016年,国际大枪机构(IDO)成立,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和维护大枪竞赛平台。此次八极大枪对抗赛首次采用碳纤维大枪与仿汉牛皮鱼鳞甲,既还原历史质感,又通过电子枪头、实时影像回放系统保障了公平与安全。
规则以“刺”为核心,头部、躯干击中得3分,四肢得1分,不设体重量级,充分凸显技巧与智力的较量,展现“以柔克刚”的传统智慧。国际大枪机构(IDO)体系的引入,使得这项兼具激烈运动性与深厚文化特色的兵器对抗项目,迅速吸引了两岸青年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今年7月,我市举办海峡两岸青年大枪训练营,吸引了一大批大枪运动爱好者参与。

战略布局 特色体育名城加速崛起
对于海峡两岸大枪训练基地与大枪对抗赛永久赛址落户庆云,台湾大枪联盟创会主席郭肖波与现任主席王志财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将有力推动德州打造特色体育名城。为此,庆云正着力塑造“吴钟故里、八极胜地”的文化品牌,并将大枪项目打造成为推动当地体育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窗口。比赛现场的“乐购庆云”展区,“云动智装”体育器材展示区与非遗文化、特色农产品等同台亮相。
从八极拳的全民习练风气,到引入高辨识度的大枪竞技;从单一武术交流,扩展到涵盖学术研讨、文旅研修、消费升级、产业上新的综合性“体育+”平台,德州将传统武术的“活态”传承融入城市发展肌理。
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如民表示,德州作为大枪项目的故乡,将依托这一极具中华文化特色的竞技项目,深化海峡两岸体育文化交流,并以建设特色体育名城为目标,在中华传统武术的传承创新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协同并进,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德州路径”。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陈锟 通讯员|吉明 张祺媛
编辑|于斌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