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相子瑞:平原王莽河与相家河往事






平原王莽河与相家河往事

□相子瑞

在我的老家,平原县张华镇相庄村,村东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道,一直以来被称作相家河。记忆中的相家河宽约30米,水草茂盛、波光粼粼、鱼虾嬉戏,生态环境优美,不仅是周边村庄土地灌溉水源,还是孩子们童年戏水游玩的快乐天堂。

世代相传,此河道名曰“相家河”,而且相庄村是相家河源头所在地。然而,根据查阅相关德州资料,这条河道不仅是相家河源头,还是王莽河故道。悠悠千年,其历史源流值得探寻。

相庄,位于张华镇政府驻地东南方向9公里,东邻王庙镇菜吴村。据村志记载,明朝洪武年间,相姓始祖迁来此地落户建村,以姓氏命名为相庄,距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

相庄位居高地,与王庙镇菜吴村村西高地间,距离约300米,两村之间低洼处原为2000多年前的王莽河,有文物为证。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庄村民清理村东河道过程中,在桥头往北约10米左右河西岸位置,曾挖出一通高一米多的青石材质界碑,上刻“王莽河西岸”五个竖写的红漆大篆字。界碑较厚,青石为普通石匠凿刻而成,“王莽河西岸”五个字之间距离不匀称,字口较深,经过长年累月埋于淤泥之中,字体间的红漆有所脱落。尽管界碑在当时的环境下(破四旧)刚出土便被砸毁,但界碑的出土给相庄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给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史资料。

王莽河,亦称王莽故河,是东汉以后对西汉时黄河自濮阳以下故道的俗称。因黄河改徙于王莽时,故名。《水经注·河水》称“大河故渎”,《元和郡县志》称作“王莽河”“王莽枯河”。唐宋时故道尚存,犹可容水。金、元以后黄河南泛,故道堙废。

王莽河故道自今河南濮阳市西南折北流经南乐县西,又东北经河北省大名、馆陶二县东,折东经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北,又折北经高唐县东、平原县西,再由德州市经河北省东光、南皮、沧州等县市,东北至黄骅市、天津市入海。

在相庄,世代流传着有句俗语:井洇五里,露打三分。一直以来村民都不明白其中来历,直到“王莽河西岸”界碑出土之后,才知道原来这句话跟王莽河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与村庄曾是王莽河西岸的历史形成对应,从这句俗语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据史料载:龙不伺蟒,相传王莽用药酒毒死汉平帝,自己篡位做了皇帝,上天因此谴责他,三年不给王莽的家乡降雨,让父老乡亲怨恨王莽。不降雨,庄稼不能生长。王莽说,天不伺候,蟒来伺候,白天河水洇十里,晚上井水洇五里,黎明的露水消四指。有了他这句话,尽管不下雨,当时的元城县(大名县)依然五谷丰登,年年丰收,有“王莽在位18年,痛收18年”之说。

因此,相庄之所以世代流传下“井洇五里,露打三分”的俗语,与村东位置即是王莽河故道密不可分。千百年来,俗语世代流传,王莽河的历史印记和传说故事成为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

由此可以推断,相庄位置原是王莽河千百年来泥沙冲击所形成的高地。明朝洪武年间,相姓始祖迁来此地后,傍依王莽河西岸高地而建,世代繁衍生息。

然而,相庄村东王莽河故道后来又称之为相家河,又有哪些故事呢?据了解,相家河本是王莽河故道的一段。春秋时期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第一次大改道。《水经注》载:“大河故渎(注:黄河故道、王莽空河)自灵县(注:今聊城市茌平县),经鄃县故城(注:今夏津县,原址平原县腰站镇王双堂村)东,又经平原县故城(注:今王庙镇张官店以东旧址)西,而北绝屯氏三渎(注:汉武帝时期为治理黄河泛滥而开凿的引水分流河道,位于德州境内,与大河故渎、笃马河等形成复杂水系,后因黄河改道逐渐淤塞)。”

《平原县志》记载,相家河旧道曾是黄河故道、王莽空河,位于县城南20里,明清时期河道仍存。据此推断,在明朝中期,就有“相家河”称谓。因王莽故渎进入平原境内,即是张华镇相庄,所以久而久之,人们便把王莽空河后来形成的河道称之为“相家河”,相庄也因此成为相家河的源头所在地。

据此,王莽空河已有2000年悠久历史,而在故道又形成“相家河”,至少亦有500年历史。几百年来,相家河水质清冽,碧波荡漾。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庄做豆腐的甚多,成为一项传统产业,村民泡豆子都是用相家河里的水,河道生态环境可见一斑。

相家河以张华镇相庄为源头,经张华镇相庄、梨园村、王庙镇张官店村,至平腰公路北,入腰站镇与王庙镇交界地,最后到腰站镇锅培口村东汇流马颊河。相家河流入腰站镇境内的那段河道则称作蒲河。据《平原县志》记载,相家河全长16.6公里,流域面积96.5平方公里,河槽宽而浅,源近流短,平时多积坡水,大雨过后方有径流。马颊河暴涨时,还常倒灌,因此在入马颊河口处,早年就建涵闸控制。

如今,以相家河源头为依托,平原县新修建的相家河水库已成为全县人民饮水之源,成为全县生态水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历经几百年历史,“相家河”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相庄也因此成为一方生态沃土,堪称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近年来,360人口的相庄共有博士后1人,博士生2人,硕士研究生13人,本科生49人,被十里八乡称之为“文化村”。

盛世华歌,民生至上。近年来,德州市因势利导,研究挖掘黄河与大运河文化,开发出风景优美、景色怡人的文化廊道。相庄作为平原县相家河水库的文化发源地、张华镇的东大门,既是黄河故道,又是生态沃土,既有王莽河的历史传说,又是古槐文化之乡,深入研究村志历史、风土人情,做活乡村文旅文章,正成为一把期待被深入发掘的“家乡密钥”。


作者简介:相子瑞,男,山东平原人,平原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德州市十佳青年新闻宣传工作者,《大众日报》《德州日报》优秀通讯员。先后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大众日报》《德州日报》等各级媒体发表通讯、消息、评论、散文、小说等作品1000余篇,上百篇作品获奖,出版个人文学作品集《耕耘心灵的沃土》。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