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里,一个暖水袋、一张电热毯,是许多人的安睡保障。但这份贴身的温暖也可能变成一个“温柔的陷阱”。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科张淑琳主任提醒,一种名为“低温烫伤”的隐形伤害,正随着气温下降悄然进入高发期。

张淑琳介绍,每年这个时候,医院都会接诊一些这样症状的患者,比如睡觉贴暖宝宝贴在身上时间久了引起烫伤,亦或者是用热水泡脚时间久了第二天起了水疱等。其实,这些都是低温烫伤引起的。

对此,张淑琳说,如果我们身体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低热物体,就可能导致低温烫伤。低温烫伤的热源温度较低,疼痛较轻,而且多发生在人们熟睡过程中,不易被察觉。机体组织在长时间受到热源烘烤后,很容易引起烫伤,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一旦处理不当,会发生严重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
由于人在睡着后身体的感知能力下降,更容易引起低温烫伤。因此在睡觉前,应关闭电热毯、电热宝等取暖设备;而在使用暖贴取暖时,也不要让暖贴直接接触皮肤,最好隔几层衣服,并且过一段时间就取下来或换一下贴的部位,不要贴着暖贴睡觉;使用热水袋的时候,一定要装进配套的“保护套”中,同时隔着衣物使用。

张淑琳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如果发生低温烫伤,可用冷敷或流动清水冲20到30分钟,以此减轻创面烫伤深度。如果烫伤部位起了水疱,不要自行弄破,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处理。
专家简介

张淑琳 烧伤科副主任
专业擅长:小儿、老年烫伤的诊治,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诊治,瘢痕畸形的整形修复,体表肿物的美容切除等。担任山东省医师协会烧伤医师分会委员等。
扫码预约就诊

长按二维码在线预约
预约电话:0534-2488088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王晓军 编辑|张洁
审核|滕璐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