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瞿杨生
近日,潮玩品牌泡泡玛特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其“SKULLPANDA”系列手办竟将品牌名“POP MART”错印为“POP MAET”,品控松懈已令人失望。而更具杀伤力的,是随后一场直播中的对话:工作人员手持79元的DIMOO挂链盲盒直言“有点贵”,身旁同事却轻描淡写:“没事,会有人买单的。”此言一出,瞬间点燃公众怒火。与之相伴的,是公司股价持续下行,9月以来累计跌超35%。
表面看,这是品控失误与公关危机的叠加;深究内里,那句“会有人买单”的闲谈,远比错印的钢印更危险。它如一束刺眼追光,照亮了潜藏于品牌成功表象下的认知危机——一种将消费者热爱视为理所当然、甚至带有一丝轻蔑的“傲慢”。泡泡玛特因“粉丝经济”而崛起,用户为IP买单,本质是超越物质的情感寄托与信任。当品牌将这份真诚支持,曲解为“人傻钱多”的信号,甚至视为可无限透支的资产时,便已亲手动摇了自身的根基。
此种傲慢的危害是结构性的。于内,它腐蚀价值根基。 当“总有人买单”成为团队共识,对品质的极致打磨与对用户的敬畏之心便会悄然松懈。品控底线在“反正卖得掉”的自我安慰中步步后退,今日可错印品牌名,明日又会生出何种瑕疵?于外,它瓦解信任纽带。 消费者或可包容偶然失误,却难以容忍情感上的背叛。那句“有人买单”被广泛解读为对用户智慧与真诚的嘲弄,此种信任崩塌,远非一次召回或道歉所能弥补。
泡泡玛特股价的持续下跌,正是市场为这份傲慢投下的不信任票。它向所有依赖用户情感的品牌发出警示:粉丝经济并非一座可无限开采的金矿,而是一片需精心呵护的花园。用户热爱是商业世界中最珍贵也最脆弱的资源,它能助你登顶,也能瞬间消逝。
品牌的未来,永远建立在与用户的相互尊重之上。泡泡玛特要修补的,绝不仅是几个印错的模具,更需一场触及灵魂的内部反思,从企业文化到员工意识,彻底根除那种居高临下的“收割者”心态。请切记:没有任何消费者,会永远为一个不再尊重自己的品牌买单。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尹晓燕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