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奥尔通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象庆正忙着对接相关产废企业。“《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已经公示完毕,公司现在可以收取危险废物进行加工生产了,生产效益能提升一大截。”刘象庆难掩喜悦。
作为一家以煤化工下游产品深加工为主业的企业,山东奥尔通化工有限公司近年来受困于原材料短缺,生产规模难以突破。恰巧,区域内一些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可以作为奥尔通的生产原料。“如果能收取这些企业的危险废物,我们既能弥补原料短板,又可以对这些危废进行无害化处理。”刘象庆表示,《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成为企业打破发展瓶颈的关键。
事实上,这头是奥尔通愁原料,另一头则是众多产废企业愁处置。危险废物需要找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仅成本高,还存在运输风险,导致社会总成本上升、资源循环利用率低,两头企业利润都受挤压。“奥尔通的生产工艺可实现危废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既能化解产废企业的处置压力,又能守护生态环境。帮奥尔通拿下许可证,是件企业得实惠、社会得效益的双赢事,必须全力支持。”去年,德州市生态环境局齐河分局副科级干部张红在了解企业情况后,当即把许可证办理列为重点帮扶事项。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标准严、流程复杂,一开始我们心里真没底,最担心的就是人力、物力、精力都投进去了,最后证却没办下来。”刘象庆坦言,“好在德州市生态环境局齐河分局的工作人员帮了我们大忙,他们不仅为我们解读了国家关于危险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政策导向,还从申领条件到审批流程,逐条帮我们梳理、手把手指导,让我们坚定了信心。”
德州市生态环境局齐河分局专门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企业厂区,对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等规范,从危废贮存仓库的防渗改造,到污染防治设施的升级,再到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一一给出具体方案,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环保要求,环境风险可控。此外,局里指定专人当“环保管家”,主动帮着准备环评报告、应急预案、人员培训记录等申报材料,并一次次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从头到尾,都是生态环境局的同志主动上门问需求、解难题,不是我们催着办,而是他们赶着帮,这服务真是暖到了心坎里。”刘象庆说。
在帮扶团队的全程指导下,奥尔通完善了危废管理制度,生产流程、化验检验环节更加规范,管控设备完成升级,员工也进行了安全培训。今年7月,公司一次性通过各项审核。
企业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后,不仅能把危废变成优质原料,而且还能向产废企业收取合理的处置费。刘象庆算了一笔账,按照生产线满负荷运营,收取危废来弥补公司短缺的这部分原料,比花钱采购普通原料,每年能省5000多万元成本。“更重要的是,奥尔通为区域内产废单位提供了就近、合规、经济的处置渠道,解决了他们‘处置难、处置贵’的老问题。”张红补充道,“这不仅激活了企业发展动能,也让齐河的危废循环利用体系更加完善,为‘无废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
•
✦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王岳琪 通讯员|苏珍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