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杨迎春创作剪纸入选全国非遗手工作品名单 | 方寸间裁出大千世界

当前,在北京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百件“女性的力量”全国非遗手工作品正在展出,其中一幅题为《黄河情黄河魂》的巨幅剪纸惊艳亮相。它的创作者,正是庆云县的杨迎春与她的两个女儿。

今年40岁的杨迎春,是德州市“一剪红”如意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庆云县渤海中学小学部美术教师。她的故事,不止闪耀于国家级展台,更铺展在一条被热爱照亮、以坚守拓荒的非遗传承之路上。

母女共剪黄河魂,作品登上全国展台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我想用最传统的手艺,为母亲河‘留影’。”谈起创作《黄河情黄河魂》,杨迎春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这幅长达2.3米、宽90厘米的作品,创作难度远超其尺幅——如何用剪纸语言讲述黄河的宏大叙事?她反复查阅文献,最终决定以沿黄九省标志风物为主线。具体操作起来却陷入困境:从三江源到入海口,莫高窟的厚重、兵马俑的雄浑、泰山的巍峨,怎样用“千剪不断、万剪相连”的线条勾勒?

“那大半年,家里地上、桌上总是铺满画稿和红纸屑。”她回忆。白天要完成教学任务,只有晚上和周末才真正属于创作。两个女儿成了她的小帮手:大女儿在课业间隙时常来搭把手;小女儿年仅9岁,却已是剪水波纹样的“熟练工”。

“有时关键位置一刀失误,整幅作品只能重来。”她说,最磨人的不是时间,而是那种“一剪定成败”的压力。可每当看到女儿们专注的眼神,看到黄河在指尖渐渐“流淌”出来,疲惫便悄然消散。最终,用了半年多时间,这幅凝结母女心血的剪纸,从县市一路“过关斩将”,成功入选了百件“女性的力量”全国非遗手工作品名单,于10月25日至11月30日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展出。

十六载坚守,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杨迎春的剪纸之路,并非一路繁花,而是一场始于挚爱、成于坚韧的漫长跋涉。

她从小痴迷剪刀与红纸碰撞出的奇妙世界。后来,有幸师从“一剪红”如意剪纸第四代传承人黄玉华,因师傅在聊城,她只能利用寒暑假学艺。她说:“那时全凭本能的热爱,觉得这东西真神,剪啥像啥。”

大学她主修美术,却始终没放下那把剪刀。毕业后成为美术教师,生活的琐碎与工作的繁忙曾让剪纸退居为“业余爱好”。甚至当有人建议她申报非遗时,她的第一反应是茫然:“剪纸跟非遗有什么关系?手艺人,不就是埋头苦干嘛。”

真正触动她的,是手艺人的现实困境。“做手艺很苦,有时还很‘亏’。”她见过同行呕心沥血完成大作,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那种失落,我懂。如果我们不站出来,再好的手艺也可能无声消失。”

在师傅的鼓励下,她决心扛起传承大旗,系统梳理“一剪红”的谱系与技艺。这项来源于民间的艺术,由第一代创始人吕氏于19世纪80年代创立,至杨迎春这一代已经有140多年的历史。申报非遗之路漫漫——从2009年萌生念头,到2019年入选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再到2025年成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走了16年。这期间,她既要教学、创作,还要走访老艺人、整理文献、参加培训,常常忙到深夜。

“一剪红”如意剪纸讲究“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风格南北交融,既有北方的粗犷,又含南方的精巧。掌握精髓需极致耐心与反复练习,她一遍遍练“冒铰”——不画底稿、心手合一。剪刀在指尖翻飞,稍分神线条就断,正是这份日复一日的“修炼”,让她从临摹走向创作,从手艺人升华为守艺人。

开展公益教学,点燃传承薪火

“支持一个人,幸福一个家,温暖一座城。”这是杨迎春开展剪纸公益教学的初心,而校园是她最看重的“传承土壤”。

自2010年起,她把剪纸带进课堂,起初只是带学生剪些简单图样。后来,她惊喜地发现,平时坐不住的孩子,一拿起剪刀竟能全神贯注。“剪纸不仅是手艺,更是修心。”她越来越笃信这一点。

她的课堂有一条“铁律”——不准用笔画稿。“我告诉孩子,你心里有什么,就直接用剪刀表达出来。”从剪直线、曲线起步,她一步步引导学生“手中出形,心中生意”。尽管起初作品稚嫩,但在她的鼓励下,一朵朵窗花、一只只小动物逐渐在孩子们手中“活”了起来。

教学相长中,杨迎春也迎来创作的爆发期:从历时4年完成的48米《水浒传》108将长卷,到原创的10米《八极拳基本功法》、8米《八极拳小架》画卷,再到3米高的《舞动中国・吉祥庆云》剪纸画框……她不断结合本土人文,用剪纸讲故事,为古老技艺注入时代气息。

如今,她的剪纸社团已成为校园“明星社团”,学生作品登上过庆云电视台、央视七套;她本人也走进大学、社区、乡村,举办数十场公益讲座与展览。在她的努力下,学校成立了县级非遗剪纸传承基地与工作室,并编写出校本教材。这门古老技艺,正如一粒粒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从青涩的爱好者到备受认可的市级非遗传承人,杨迎春用执着坚守、精益求精诠释了何谓工匠精神。于她而言,那一剪剪划开的不仅是红纸,更是一扇通往传统文化深处的门;而那飘落的纸屑,正是为非遗新生撒下的希望之花。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记者|尹晓燕 通讯员|刘立颖 张晓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