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清晨,陵城区郑家寨镇前侯村的农家小院里飘出阵阵甜香。村民侯大娘正将新采摘的山楂洗净去核、串串、粘糖衣……“这山楂是在咱村小果园里摘的,今年结得特别多,给孩子们做糖葫芦干净又健康!”侯大娘笑着说。如今在前侯村,从炎夏到初冬应季水果接连丰收,枝头的果实既装点了村庄,更甜了村民的日子。

曾经,前侯村存在不少残垣断壁和闲置的房前屋后土地,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存在安全隐患。为改变这一现状,村党支部牵头行动,党员干部带头,村民积极参与,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拆除残垣断壁、废弃房屋62处,腾空宅基地30余亩,因地制宜规划建设10余个小果园,种植了梨、苹果、杏、山楂、石榴等十余种果树1000余株,并邀请农技专家进村指导,推广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确保果树茁壮成长。如今,走进前侯村,昔日的闲置地块已变身成生机勃勃的小果园,春天花开满枝,香飘满园;夏秋时节,饱满的黑李、金黄的杏、火红的山楂等挂满枝头。同时,村里还鼓励村民利用自家庭院空间发展“庭院经济”,不少村民在自家院子里种上油葵、果树等,既美化了庭院环境,又能收获新鲜水果,省级文明村前侯村也有了“果香前侯”的美誉。
前侯村将小果园建设与村庄整体发展相结合,不仅让闲置土地“活”了起来,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还打造出了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正是郑家寨镇乡村振兴片区“五小园”建设行动的一个缩影。该镇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充分挖掘村内闲置土地资源,让每一块土地都发挥最大价值,各村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小园,大力鼓励村民利用老宅基、自家庭院参与发展“庭院经济”,形成四季“有花有果”的景观,为乡村增添盎然生机。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路丹丹 编辑 | 王秀青
审核 | 王秀青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