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 | 我市创新打造全链条环保服务体系

“环保部门将8家企业的环评和排污许可‘打捆’审批,园区建设时间大幅缩短,项目落地节奏明显加快,我们还节省了不少成本。”近日,宁津县大曹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董玉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这一变化得益于德州市生态环境局今年重点推行的“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园区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全链条服务体系。该体系以“惠企助企、赋能发展”为导向,通过深化制度衔接融合,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德州市生态环境局行政许可科负责人王帆介绍:“我们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将管理要求融入‘一张图’‘一清单’‘一系统’,实现精细化、差异化管控。同时,将环评和排污许可一体化办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市,通过联审联办积极探索工作流程衔接整合。”

在大曹镇超高分子聚乙烯新材料产业园,这一政策落地见效。园区内的厂房等基础设施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基本建成,部分企业已投入试运行。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宁津分局对8家企业的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证核发进行“打捆”审批,使工业园建设时间大幅压缩。

“原来这8家企业需要分别提出申请,现在一次办结,不仅加快了项目落地,还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环评成本。”董玉祥说,这让企业能把更多资金投入到生产研发和质量提升上。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共完成30余个建设项目的环评与排污许可一体化办理,办件时间提速40%以上。除了审批提速,该局还对全市重点项目实施清单式管理,全程做好环评服务和污染物排放总量要素保障。

德州市生态环境局还督促产业园区开展跟踪监测,形成年度监测报告并向社会公开,供入园企业免费共享使用监测数据。同时,积极强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加强政策宣传与推广。

“我们将继续实施好‘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积极打造全链条服务体系,总结形成可推广复制的工作经验,让企业切实享受到有温度的环境管理和服务。”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岳红星表示。

目前,德州市正在系统梳理全链条服务体系的实践经验,推动生态环境管理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优化,为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环保服务保障。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董天力 通讯员|霍林志
编辑|刘勇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