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 难忘屯于学校

文|刘洪元

我于1971年到屯于学校工作,1988年离开,在那里工作了17年,我的青春在屯于度过,我与屯于学校结下深厚的感情。

屯于学校位于平原县城南15公里处的苏集乡屯于村(现为王庙镇屯于村)。听老人们说学校始建于解放前1930年前后,建校者于春长(屯于村人),是当时爱国寺的一位道士。此人懂医学,四邻八乡的人常找他看病;又很讲孝道,父母死后他为了报恩,花了三年多时间用小孩穿的沙土裤子背土给父母起了一个十多米高的大坟;他重视教育,用自己化斋、烧窑(自己建的有窑场)挣的钱做经费开办了学校,为附近几个村的青少年提供了学习场所。当时办的是小学班,学校的教书先生有高唐的杜先生和本乡镇东曹村的高先生。

民国后期,各地乱团兴起,当地团头谢化武占据了屯于爱国寺,把小学变成了他的小据点,后来小学被国民党区党部接管并建立了爱国寺中学(初中班),学校校长是本乡常庄人叫吕白喜(后去了台湾)。当时学校有位孙老师,是中共地下党员,以教师身份为掩护来进行革命工作,由于叛徒告密,夜间被人绑起来扔到学校南边不远处的井里,为革命牺牲了。

解放后学校停办,在屯于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原学校的校址成为张官店区政府,后为粮所、乡政府驻地等等。

1966年夏,苏集公社党委确定在屯于建立完小,任命姚庆吉为校长,姚校长工作热情泼辣、踏实肯干,并且善于联系群众。当时学校房屋十分破旧,只能用一座旧庙(于春长所建)当教室,教师的宿舍也是危房。

当时学校有校长1人、教师2人,只有五、六年级各一个班。即使这样,教室也不够用,学生只能轮流上课。后来上级拨了部分修建费,但还是不够用,校长姚庆吉就联系周围各村干部出人出力,师生一起动手(记得我那时在赵庄小学和各村的群众去林庄公社刘云庄刨过树)。老师学生一起扛坯时,校长带头一次扛两个土坯,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盖起了新教室,才保证了学生有地方上课、老师有地方住宿。那时候的学校学生没课本,只能天天学毛主席语录、学毛主席诗词。老师经常开会,学生经常放假。1968年冬全国范围教师下放到大队,各地教师都回原籍,姚校长也回了腰站老家。

这个时期学校交由贫管会管理,确定由姜兴运任校长,相玉斌任教导主任,由本片回乡的几位教师任教,比如尹希德、高玉成、辛登璞老师等。随之小学戴帽,又办了初中,学校称为“屯于联中”。这时学校的条件依然很艰苦,初一仍在大庙里上课,学校的房子全是土坯房,教室还是不够用。

1970年平原县扩建三所高级中学,其中包括屯于联中,因此改名为“屯于中学”。公社任命冯丙琚为校长,校长是位忠厚老实办事认真的老党员,相玉彬为教导主任。县教育局分配平原一中、平原二中、平原师范学校任教多年的老教师来任教,如:汪德元、胡通文、王崇岭老师等,还有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如: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范玉恒、山东师范大学毕业的孙敖田老师等分配到本校,还有本乡镇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当时有王义、吴连科、刘付录老师等。本校的师资力量还是相当不错的。当时学校虽然是高中,但是条件很差,首先教师住的地方不够,女老师只能去村里找民房借住,吃饭自己生火用拉风箱的炉子,照明用油灯,学校连个像样的厕所也没有。尽管如此,这些从城市甚至大城市来的老教师和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仍是工作热情高涨。他们在破旧不堪的农村学校坚持了五、六年,真是不容易啊!

当时招生范围是苏集、林庄、王庙三个公社的学生,招生办法是各公社推荐,贫管会确定学生的录取。录取的新学生基本是贫下中农子女,第一届招了一个班五十名学生,大部分通校,少数在附近村庄借宿。

那时干部群众热情很高,为建校舍各村出人出力出资。在各村群众的支持下学校扩建了校舍,通过贫管会的协调下各村又在屯于西捐出了23亩地为学校的学农基地。到了1971年,学校共有初中三个班,高中三个班。学生达到300余人,当时学制是二年制,即初中二年、高中二年。

屯于中学从1970年春天招生到1976年暑假最后一届高中毕业,历时六年半的时间,共有四届高中毕业学生300多名。以后各乡镇都办起了高中,公社确定撤销屯于中学迁至公社驻地苏集,教高中的老师全部调到苏集,相关教学仪器也搬到苏集学校。

这段时间里学校领导认真抓教学,教师在艰苦条件下也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受“文革”影响,教学成绩并不理想。现在想来原因如下:

招收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从1966年“文革”开始以来各校没招生,高一学生各种情况都有)。

学生在校学农(在学生基地种庄稼)、学工(各届学生均拿出时间去县城机械厂、电厂等单位学习),同时还要勤工俭学,每年夏季放假学生拔草、建校时学生还要劳动,比如搬坯等。

学制短(初中二年、高中二年),学生还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学习时间不够,基础知识没有学好。

那时候虽然有了教材,但是教材简单,以物理、化学为例,物理只有两本教材即:机械基础、电工基础。化学只有一本教材,即:化工基础。

前面说到教师力量不错,但是学科不全,有的学科还缺教师,记得高中三届学生最后一年物理没人教,到毕业的时候校长去公社请示,公社教委让苏集中学物理教师来上课,用了三天时间就结束了全册教学内容。

在上述的那种环境下,想达到理想的教学质量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那段时间里屯于中学的学校领导认真抓教育。老师们在教学上也下了力气,教育质量与其他学校比仍是比较好的。1977年高考升上学的人数还是比较多的。

1976年,屯于学校只剩下初中班和小学五、六年级,校名又恢复成屯于联中。王凌云任校长,我任教导主任。

1978年相玉彬调回任校长,我仍任教导主任。相校长是一位工作认真、踏实、敢于担当的校长,且有多年领导经验、工作有方。当时学校存在的主要困难是师资力量薄弱,业务水平低,教师主体以民办为主,并且都是前几年本校刚毕业的学生。教师中无一人是专科学历。相校长为了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亲自给新教师上示范课,查老师的备课、作业的批改,这使得大部分教师的业务水平都有了较快的提升。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齐心合力、努力拼搏下,学校的教育有了很大提高。

1982年闫坊、张付两处联中一起合并到屯于学校。

1986年,在前一年较好成绩的基础上,学校提出“竞赛领先、升学翻番”的口号 ,在乡大会上确立了教学目标,并立下了军令状“今日立下军令状,来年优生红榜上,以上目标不实现,校长主任把贤让”。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真的实现了目标。前一年升学10人,当年升入高一级学生人数达到22人(一个教学班),升学率在全县名列前茅,在竞赛中也取得了较好的名次。

当时李东华老师任该年级的年级主任,李老师的右手不方便,用左手写字,他不畏艰难、刻苦学习,认真抓班级工作、抓教育。因为人手少,李东华老师还和几位老师负责学校的发电照明工作,学校在当时取得的成绩与李东华老师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屯于联中的学校管理及教学质量在当时也是小有名气的。

1988年我去平原县委党校学习,离开了工作17年的屯于学校。但对于屯于学校,我一直牵挂于心,并时时关注着她的发展。我走后屯于学校的教导主任先后由张登信、刘爱民、李东华担任。

1996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将屯于联中撤销,仅剩小学班。中学生全部合并到苏集乡中学,当时我已在苏集中学任校长。

1996年屯于学校由李东华任校长,内退后由陈在厚任校长,这个时期屯于学校的教学质量仍然很好。2017年屯于学校撤销,迁至梁庄。

屯于学校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几十年风雨中,无数教师为教育事业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为社会培养了无数有用的人才。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回顾历史,屯于学校我永远难忘。难忘那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学生们,难忘那一座座教室,难忘在屯于17年的日日夜夜,难忘那艰苦的岁月......尤其难忘那一位位尊敬的校长,难忘那一位位辛勤耕耘的老师,他们是忠厚老实、工作认真的冯丙琚校长,敢于担当、有德有威的相玉斌校长,博学多才的李凡忠,平原名师汪德元,北师大才女范玉恒,山师大帅哥孙敖田,“数学王”王宗领,多才多艺的林化玉,慈善可亲的吴连科,教学严谨的吕清海,围着桌子转(学科全)的高玉成,甘草老师(好配合工作)尹希德,奋力拼搏的李东华,勤奋好学的张洪元,“课堂名嘴”辛丰录,巾帼不让须眉刘宝红……还有很多老师,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是他们(她们)的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奋力拼搏,造就了屯于学校的辉煌,造就了屯于学校的光荣历史,让无数农村孩子从这里起步,走向社会,报效祖国。

对于他们,我永远难忘……

2020年年2月6日于德州

作者简介

刘洪元,山东平原县人,1946年1月生,中共党员。退休教师。

德州日报全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