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庆云县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战疫情、稳经济、保民生,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一、疫情防控更加有力。构建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2处PCR实验室建成使用,累计完成自疫情重点地区和境外入庆返庆人员排查2300余人次、核酸检测5万余人次、集中隔离点共收治留观人员275人,持续强化冷链物流检查,做到应检尽检,赢得了零病亡、零感染、零扩散、零事故的抗疫战果。
二、双招双引更加高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首位工程”,围绕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全市“541”产业体系,在全市县市区中率先推行链长制,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新开工重点项目32个,总投资116.8亿元。1—10月份,全县新开工项目到位资金25.69亿元,招商项目到位资金61.09亿元。
三、动能转换更加强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盛达联创、大国重器获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备案单位,天庆科技获批省瞪羚企业,长信化学入围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华芯电子等7个项目列入市重点工业技改项目。体育产业集聚发展,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培育新经济、新业态。国内首个“环境治理+工业互联”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落户庆云,建成商用5G基站50座,新基建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呼叫中心、网红直播基地等平台运营良好,前三季度,全县电商零售额11.2亿元,位居全市县域首位。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性地将审批方式由“串联”改为“并联”,压减审批材料200多件,压减审批时限50%以上,即办件提高到50%以上,成功打造了“六证联办”的并联审批庆云新模式。
四、乡村振兴更加深入。以点带面全域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放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虹吸效应,牧原牧业、傲农旭成等农业现代化项目加快建设,投资20亿元的石斛小镇研学旅居项目初具雏形。城乡环境持续改善,户户通、四好农村路实现全覆盖。殡葬改革持续深化,高标准建成农村祠堂、生态公墓82处,群众自愿迁坟3.2万座,殡葬改革庆云经验在全市推广。
五、三大攻坚战更加有效。脱贫成果持续巩固,社会大救助体系服务平台在全市率先正式运行,构建了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建成200公里雨污分流管道及道路恢复工程,新建日处理4万吨污水处理厂1处,真正实现了碧水绕全城。金融环境进一步优化,前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22.3%,创10年来最高,不良率下降至2.7%,县内企业担保圈风险得到有效遏制。
六、民生保障更加坚实。1—10月份,全县民生支出13.7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8.5%。医疗教育健康发展,渤海慈济医院加快建设,高考再创佳绩,连续三年获评全市教育质量一等奖。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