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县示范讲习所(图中红框处)在德州古城位置示意图。(据1935年《德县志》)
德县师范讲习所示意图(据1935年《德县志》)
开明校长和共产党人收藏进步书籍,兴办进步刊物——
播撒革命火种的德县师范讲习所
文|马惠彬
德县师范讲习所系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时的产物。该校最初只培训初等小学堂教师,课程为新旧结合,即有“四书五经”又有新学课程,如国文、算数、地理、自然和教育学等。1916年,开始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二年,也间招三年制学员。即当时所称二、三级学生,每班45人。二级学制两年,培训初等小学堂教师; 三级学制三年,培训高等小学堂教师。课程有国文、算数、历史、地理、自然、英语、公民、教育概论、音乐、美术等18门。后因时局变化讲习所时办时停,至1937年日军侵占德州停办。断断续续共存在了约30年。
废科举、兴新学
德州办起师范讲习所
明清时期,德州城为“九达天衢、神京门户”,及漕运仓储重地,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均盛况空前。城里除书院、学宫一类的高级学府外,各类的义学、私塾更是十分普及,因而,出现了一榜五进士、一榜三进士、一门八进士、一门六进士的盛况。
晚清时期,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光绪皇帝效法西方而力主变法维新,采取了“废科举、兴办学堂”的改良主义措施。光绪三十年(1904),清政府颁布了《奠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该章程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教育法令,它根据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几个教育阶段的划分,对学校课程的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均作了明确规定。它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产生过重大影响。该章程颁布后,执行新学教育的“高等小学堂、初级小学堂”陆续在德州城乡设立。因受千年科考制度的影响,能够胜任新学教育的师资奇缺,为此《奠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里规定,“各州县于初级师范学堂尚未齐设之时,宜急设师范传习所”。在这种环境下“德州师范传习所”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成立。当年,清朝廷正式废除了科举制度。
据1997年《德州市志》记载:德县师范讲习所,地址在城内关帝庙西侧,是在原繁露书院的校址上进行适当扩建而建立的。现位置大约是天衢路工商银行以北。初称“师范传习所”,招收30岁至50岁的原私塾先生培训半年或一年,结业后,充任初等小学堂的副教员。”
1915年,师范讲习所改名为“小学教员讲习所”,1916年又将其改成“德县师范讲习所”,后因军阀混战一度停学,1928年复课,至1937年日本侵略者侵占德州后停办。
该学校面积较小,只有三个教室,仅能容纳三个教学班。校门朝南,校门两侧均有门房,学校设所长室、教员室、办公室和阅读室及学生宿舍、餐厅等。院内有篮球场和排球场。院子里的古槐上挂一口铁钟。
该校第一任所长(校长)是李之祯,先后又有李凤苓、张慧生、李栾南、李玉双等人担任所长(校长)。宋天华曾担任教导主任。教师有许效农、李玉双、孙希民、安学孔、杜文炳、金克木、刘梦麟、李天夫、崔书贞(女)、王象坤(项堃)、沈铁民、蔡英佛、赵彦珠等人。
收藏进步书籍、兴办刊物
学校成传播革命思想所在地
日伪时期,德州民间有一句“师范学生八路多”的民谣。当时,日伪宪、特、警机构,四处搜罗师范学生的名单,欲对其进行迫害或逮捕。当时曾发生过一件丑闻,就是省立第十二中(现一中)有个与德县师范讲习所同名同姓的学生,被抓进日军宪兵队。
德县师范讲习所属县办学校,它的规模小、办学经费紧张、各种设施也比较简陋,比如它的图书室里只有3000余册书籍。也许是因其小而简陋,当时的民国政府便放松了对其的管控,哪知,这里存有不少进步书籍,如:鲁迅的杂文和小说,郭沫若的《革命春秋》,巴金的《雾》《雨》《电》爱情三部曲,以及茅盾的《子夜》、高尔基的《母亲》、伏尼契的《牛虻》等。这就给学生提供了接受进步思想的环境和条件。
该校还有一批具有革命思想的教师。据《德州市志》记载:“1933年,德县师范讲习所的所长李玉双和教导主任宋达民,在德州城南门里创办《北鲁日报》,为德州城办报之始。”该报文艺副刊的编辑为该校教师刘梦麟和我党地下工作者王力全,其稿件多来源于该校的校刊《北城》。该报“1935年因刊登国民党驻德74师的不利消息被勒令停刊。”
又如金克木老师,因在北平进行革命活动被追捕,而隐蔽于该校任教。还有所长李玉双、教师许效农等均在抗战时期,奔赴解放区参加了抗日队伍。他们先后给学生们灌输了许多抗日精神和进步思想。
学生多为贫困人家子弟
先后出了二十几位革命干部
德县师范讲习所的学生每个月有两块钱的生活补助费,毕业后可分配去当教员挣工资养家糊口。故该校学生多是贫困人家的子弟,他们最易接受新生事物和革命思想。故每当涉及民族危亡的大事时,该校都会涌现出一批爱国师生,他们后来有些成了抗日骨干和我党的领导干部。
“五四运动”爆发后,该校师生于5月20日举行了游行示威活动,他们手持“抵制日货”“收回青岛”“严惩卖国贼”“打倒帝国主义”的小彩旗走上街头,激发了德县城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
“九一八”事变后,北京学生乘火车去南京请愿路过德州,该校学生在教师蔡英佛、赵彦珠支持下,由学生会负责人武联鹏带领,到火车站列队迎送。
“七七事变”后,该校部分毕业生积极参加到了我党领导的伟大抗日斗争之中。刘子光于1939年9月参加了八路军冀鲁边区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先后任粮秣科科长、德县农会主任、县委宣传部长等职。1944年7月,任渤海区二地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1945年3月,任中共德县工委副书记、书记。1946年2月,任中共德县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同年10月,任中共德州市委副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德州地委工业部副部长。1953年1月,任淄博矿务局党委书记兼局长。
三级学生张家澍,毕业后在师范讲习所附小(现石卢小学)任教,后参加了八路军,新中国成立后任新疆哈密地委书记。徐晓峰早年参加革命,曾任山东省公安厅副厅长。四级学生俞书贵,抗战时期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任德州地区水利局副局长。张硕华毕业后在附小任教,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德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4年8月被捕后英勇就义。仅德县境内就有曹书元、孙象九、魏有祜、魏国光、吕子诚、刘玉清、王学武、王昆、李香亭等二十几人参加了革命,奔赴抗日前线。
德县师范讲习所,先后经历了清朝灭亡、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时期,在那动荡不安、新旧交替、大变革、大革命的年代里,该学校虽时办时停,存在了仅约30年,却培养了一批革命的新生力量,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后来的新中国建设事业,积蓄了革命力量。
(原稿载于2021年1月8日《德州日报·德周刊》4版往事)
德州日报全媒体出品
作者 | 马惠彬 编辑 | 李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