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序 | 孙春亭:隋国秀先生诗集《百花吟》序


百花吐妍 姿幽馨远

——隋国秀先生诗集《百花吟》序

□孙春亭

前不久,我接到了武城乡贤隋国秀先生之子隋秀鹏打来的电话,要我为其父的诗集《百花吟》作序。当我问起国秀的近况,他的声音有些哽咽。这时我才知国秀已于去年过世。我握着电话感叹人生苦短,心里酸酸的。

国秀先生自幼聪慧好学,忠厚内敛,孝道善良。20世纪60年代,他以一个普通农家子弟,进入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成为家乡的骄傲。因品学兼优,60年代末毕业后,经过1年的军训锻炼,他被分配到山东省政府工作。省政府坐落在美丽的大明湖南岸,是一个令人羡慕、向往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初,他却又离开了省政府大院,回到武城工作。这真让人难以理解。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不得已才走出了这一步。父母年迈,身为小学教师的夫人在授课之余,上要孝敬公婆,下要照管幼小的子女,还要耕种自家数亩田地。面对现实,他权衡再三,最终还是选择回乡。

我叹息他这段路的坎坷不平与艰难困苦!我赞佩他能坚持负重前行,为父母尽孝、为妻子和儿女尽责!

在逆境中,国秀不忘学习,痴情自己的业余爱好,写下了不少文字,其中包括这本《百花吟》。

《百花吟》是以五律或五言古风的形式,为121种花卉描摹吟诵,展示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花卉世界,给人以生活的启迪和传统文化的享受,尽管还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但仍不失为一本值得品读的佳作。

众所周知,花是历代文人墨客寄情抒怀的托物。历史上咏花诗佳作很多。国秀笔下的花吟,有象征着坚守初心、不畏艰苦精神的梅、兰、竹、菊,有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柳、杨、桃、李,有象征着人间美好爱情、蕴含着真纯情愫的红豆、紫荆、瑞香、合欢,还有浪漫青年喜欢的具有现代色彩、异域情调的康乃馨、紫罗兰、郁金香、勿忘我等,可谓丰富多彩、芳香四溢。而且他努力在前人写过的题材中寻找新意,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呕心沥血,遣词撰句,呈现给读者的既是对各种花草的描摹,也是自己内心世界的真情流露。

诗,有感而发谓之好诗。国秀托物达情,比如“高风拔亮节,细雨润虚谷”(《竹》)“傲霜松柏骨,砺雪梅竹肌”(《冬青》),比如“钟响时代梦,杯擎事业晖”(《萱草》)“引吭歌盛世,舒袖舞升平”(《柱顶红》)等诗句,既是对物体的绘写歌颂,同时也是自己的向往与追求。“同胞兄弟义,并蒂豪侠心”(《金橘》)“头垂繁衍籽,胸跳向阳心”(《向日葵》),更是直抒胸怀,表达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与忠诚。尤其他那“佩红期母寿,戴素祝妣安”(《康乃馨》)的情愫,其孝子之心令人感动。

而更令人赞叹的是,他在作品中大量用典,而且采用了诗与注释相结合的方式,丰厚了作品的内涵,传递了优秀的民族文化。

格律诗也称近体诗,其创作技巧包括字数、韵脚、声调、对仗等方面是有严格要求的,谓之“戴着镣铐跳舞”。国秀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化修养,知难而行。在坚持以五律绘写百花的过程中,大量而巧妙用典,融入了诸多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包括历史上的文赋、诗词、戏剧等名人名作,使其自己的诗作愈显典雅厚重。比如在《山茶》中,其“昭君出塞采”句,引出了汉代美女王昭君的故事,“德裕引洛植”句,引出了唐代名相李德裕的事迹;比如在《芍药》中,其“察珠三判案”句,引出了苏东坡举办花会察露判案的传说,“簪首四相为”句,引出了韩琦、王安石等历史上的4位名人。尤其《牡丹》一首,8句40字就有“姚黄魏紫”“洛阳曹州”“缨络玮”“珍珠衫”等典故。用典是写诗常见的表现手法,国秀在诗中的用典,不仅为诗作丰厚了内涵,而且也使读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戏名入诗,也是《百花吟》诗集的显著特征。中国优秀传统戏剧,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博大智慧,传递着爱恨情仇、悲天悯人的民族精神。《百花吟》中所嵌入的诸如“春闺梦”“凌波仙子”“昭君出塞”“宝莲灯”“花为媒”“凤还巢”“游龙戏凤”“文姬归汉”等近20个剧名,犹如嵌入一颗颗明珠,闪烁其中。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他以较多注释文字简介其所引用的戏剧。戏名与注释两相携扶,共同编织着一个花卉的世界,一个灿烂的传统文化艺苑。

写到此,我忽然想起友人说过的一句话:以砖瓦筑起的高楼大厦,总有一天会坍塌;但用心血打造的诗书或许能在人们的心上永存。

遂写下七绝,以慰国秀先生的在天之灵:

君身虽去馈诗文,

百首奇葩吐异芬。

慧智幽姿书溢秀,

故乡馨韵化长吟。

(孙春亭,国家一级文学编辑,现为山东省老新协诗词书画研究会会长、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原载于2021年4月27日《德州日报》B4版柳湖·读书 编辑:孙玉海)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