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充分调动县域内医疗系统各尽其职、各展所长,做到“访民心、顺民意”,从“小切口”入手改善百姓“大健康”,用实际行动解决群众在医疗卫生方面“急难愁盼”的诸多问题,将健康实事切实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搭建急救桥梁 共筑“护心”屏障
77岁的王俊山老人是宁津县长官镇仉庄村村民,6月的一天晚上,看完电视的老人像往常一样准备睡觉,突然感到心脏疼痛。
在被老伴儿送往该县贾庄村卫生室后。村医立即为王俊山做了心电图,并通过网络传到宁津县人民医院心电图值班室,值班医生判断其为心梗,立刻通知村医拨打120将老人送来就医。
在此过程中,心电图室值班医师立即通过胸痛中心微信群,为老人开启急救绿色通道,略过急诊室环节直接上手术台,最终,老人手术顺利,保住了生命。从进入医院大门到导丝通过闭塞血管仅仅用时43分钟,远低于国家规定的90分钟。
这只不过宁津县人民医院自2018年开始实施的“心电一张网”远程心电项目中的一个成功案例,为充分落实“为民办一百件实事”与党史学习教育实践相结合,宁津县合理布局、精准推进,截至目前已经铺设心电站点共计130余家。
“知屋漏者在宇下。 “心电一张网”正是源于宁津县对于村居青壮年大多出去务工,留守老人心梗风险较大,就医不便等问题的实际考察与深切体会而制定。该远程项目计划至今年底扩大至200家,届时将实现该县及周边村镇全覆盖,尽最大努力让全县急性胸痛患者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
医护到家服务 入户更是“入心”
在宁津县柴胡店镇,4岁的振宇正在接受来自宁津县中医院医生李宗伟和护士长郭小娟上门拆线服务。因为做了微创腹腔镜手术到了拆线的日子,不方便出门就医的振宇一家选择联系宁津县中医院“医护到家”团队上门,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了同质化医疗服务。
自去年底成立以来,“医护到家”不断丰富服务内涵,延伸服务内容。为切实做好“为民办事一百件”,同时探索“智慧中医”服务新路径,宁津县进一步完善了“医护到家”流程设计和服务规范,让医生走出去,将诊室移到田间地头和家中,切实解决了“看病难”群体的烦心事。
康复治疗、伤口拆线、更换胃管及鼻饲、更换尿管、压疮护理......宁津县中医院开展的项目正在以切合群众实际需求为宗旨,以解决群众急迫难题为目的不断加以丰富和补充。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方便老百姓看中医、放心用中药,宁津县中医院还开辟智慧中医药房”系统。由专业药师完成调剂、煎煮、分包,然后交快递送货上门,实现中药县域内一日内送达。
为民办实事,走心更走“新”。这些新形式解决了当地群众就医难的诸多问题,同时也为县级中医院多元发展提供了新出路。如今,背负药箱行走在青峦叠翠、白墙黛瓦间的白衣卫士,已经成为宁津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共沐一片阳光 用爱点亮前路
翻身、坐起,开口叫了第一声爸爸.....7个月来,在宁津县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中心坚持锻炼的琪琪不断解锁各种“技能包”给家人们带来惊喜。当初因为脑瘫导致发育迟缓,家人将琪琪带到了这里,孩子的康复给这个消沉的家庭带来了希望与憧憬。
据了解,为了切实救助宁建县域内残障儿童,不错过最佳康复期,宁津县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中心联手县残联,全面开展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考虑到残疾儿童家庭实际情况,宁津县实行了贫困残疾儿童就医康复实行“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此类患儿费用全部报销。
今年6月,宁津县妇幼保健院新建成的1500平米的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新引进的多感官训练系统、多功能感觉统合治疗仪等设备也已经应用于残障儿童康复训练之中。越来越多像琪琪一样的孩子在这里接受到正规、科学的康复训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尹晓燕 通讯员 | 王小飞 张兆坤 徐丽娜
审核 | 王秀青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