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崔建民:快乐骑行


快乐骑行

崔建民

我也算得上是一名骑行爱好者,只是骑行意向与别人有点不同,别人主要为了健身,而我却侧重于休闲,还掺杂有一点恋旧情结。

我的“坐骑”为一辆“凤头”牌自行车,购置于上世纪90年代末,都老掉牙了,要模样没模样,要速度没速度,与时代太不合拍,恐怕市场上快绝迹了吧。车子老是老点,修一修一样能骑,所以没舍得把它扔掉,因其还具有不怕雨淋雪打、不用担心被盗、停车占地面积小、零碳排放等诸多优点,直到现在它还是我上班、遛弯、上街购物等代步的不二之选。远行也很给力,前几年就靠它,我把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游览了个遍:颐寿园、杏坞园、温泉度假村、椹仙村、会盟广场、大云寺、香雪园等,处处留下了车轮的痕迹。

自行车与我迎朝霞送夕阳,经过风也沐过雨,一起感受过森林之清净幽深,浸染过椹果之甘甜,感叹过梨花“雪海”之壮美。自行车与我在慢时光里徜徉,在四季更迭中追寻。春享“草色遥看近却无”之美妙,夏赏“绿阴幽草胜花时”之盛景,秋来“坐看牵牛织女星”之浪漫,冬入“天仙碧玉琼瑶”之仙境。一年四季皆是景,春夏秋冬各不同。路,作为延伸的风景,一样秀丽宜人,一路走来,若是细看慢品的话,同样会在四季的转换中得到不同的体验。

一路对美的发现与追寻,我这辆“凤头”自行车分劳赴功,功不可没。但凡事皆有它的两面性,我这辆自行车,虽慢有慢的愉悦,可也有慢的不甘心。几年前,在前往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路上,遇到一个骑赛车的人,刚开始还没我骑得快呢,不由得暗暗得意:钱没少花也不过如此而已。但在爬青银高速高架桥时,没想到人家“嗖嗖嗖”几步撵了上来,很轻松地就窜上高架桥,等我紧蹬慢蹬到桥顶北望时,人家远远甩给了咱一个背影。嗨!真是现代化的速度,你不服都不行!由此,我也变换了思路,紧跟了下时代节奏。经多方考察,相中了一款“豪华坐骑”——电动助力旅行车,就毫不犹豫推回了家。这款“豪华坐骑”好就好在自行车的性能没丢,还能跑出高速度。曾小小的试验了一把,保守说时速已超过30多公里,心中不由得大喜,今后采风、出游什么的就靠它了。有了它,去如飞鸟来如风,不耽误时间;有电做动力,遇有顶风又有何所惧呢。

“豪华坐骑”优点多多是不错,也因其成为了负累,老是怕被贼惦记顺手牵了羊,以至于每次出门国宝似的不眨眼瞅着,提心吊胆。基于此,如不远行的话,平时在城里我依赖的还是这辆“凤头”自行车。破旧点没关系,花点钱修理修理,骑着轻快能赶路就行。自行车速度慢不假,时间一长,我越发感觉慢有慢的好处:在上班路上无意中给自己提供了一个锻炼机会;能深入车辆到不了的地方近距离观赏到不一样的风景,呼吸上一口新鲜空气。生活嘛,就需要在慢中品、慢中悟,走慢一点,才能看见更美的风景。你开你的车,咱骑咱的车。你要的是速度,咱要的是过程。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各享其乐。另外,最为关键的是绝对零碳出行,既环保又节能,这“绿色达人”的桂冠肯定非咱莫属。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守一份恬淡,携一份洒脱,行一程, 梦一程,向着诗和远方,快乐骑行!

作者简介:崔建民,高级工程师,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作家协会会员。多年从事新闻信息报道工作,业余时间坚持文学创作10余载,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50余篇。2021年担任《阳泉晚报》专栏作者。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

审核 | 朱代军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