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打造青少年教育基地“红色矩阵”

8月27日至28日,宁津县举办“祖国小小兵,童心向着党”青少年军事研学活动,112名小学生在宁津县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学唱红歌、接受国防教育、参加团体游戏、学打军事拳术。宁津县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小学生张皓轩一直有一个“军装梦”,参加完军事研学活动后,张皓轩说:“军事研学活动虽然很累,但是锻炼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团体协作能力,我很喜欢。”

今年以来,宁津县从“融、引、管”着手,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民俗文化践习基地、法治教育基地为载体,全力打造展馆陈设“可见”、浸润体验“可感”、实践活动“可参与”的青少年教育基地“红色矩阵”。截至2021年8月,宁津县依托各教育基地累计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260余次,受教育青少年人数达4万余人次。

“从我的家乡冀鲁边区走出过这样一支英雄的部队,他们大义大爱、听党指挥、永葆信念、无私奉献,回到家以后,我要把今天学到的革命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更要向英雄学习,努力增长本领。”8月3日,12岁的小学生陈红涵参加了宁津县组织开展的“青少年红色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后,激动地说。陈红涵和30多名小伙伴们在为期一天的红色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中,参观了宁津县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大刀记》文博馆、蟋蟀文博馆、杂技文博馆、家风教育基地等,还观看了大型红色杂技情景剧《大刀传奇》。

“在未成年人抽穗拔节关键期,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好红色教育,为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至关重要。”宁津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东梅说,发挥身边红色基地教育功能,开展实景式研学游,收效远胜于在教室里单一讲授的品德课。

宁津县将柴胡店镇崔杨抗日战争纪念馆、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教育基地、宁津县烈士陵园、《大刀记》文博馆4个红色教育场馆组建为宁津县红色教育基地,以百年党史宣讲为重点,遵循宁津地方党史和社会发展脉络,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不同方面,用一件件珍贵的藏品和形象的实例感染青少年;宁津县红色教育基地还引进青少年军事化拓展训练,给青少年带来更加深刻、多元的体验,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

“这是我的剪纸作品《红船精神记心间》,主体是党旗和南湖红船,这是我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学习党史知识设计出来的。”8月1日,宁津县保店镇15岁的中学生战逸阳在保店镇山花民俗文化创意园完成了剪纸作品。宁津县将保店镇山花民俗文化创意园、大柳镇民俗展陈馆和宁津县职业中专陶艺文化体验馆3个民俗文化教育场馆组建为宁津县民俗文化践习基地,宁津县坚持公益性原则,不断完善基地的内容和设施,为青少年开展实践活动和优质服务,让青少年深入了解家乡优秀民俗文化,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弘扬讲合作、守契约、促和谐的精神。

7月31日,宁津县“五老”志愿者刘之田来到宁津县家风教育基地,助力基地开展“书香家庭”好书阅读分享、“好家风我来讲”等文化传承活动,丰富了家风教育基地活动内容。“我们的教育基地有标识、有队伍、有计划、有主题、有成效,动员‘五老’积极参与到教育基地实践教育工作中,现身说法、现场教育、互学互动,增强教育基地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陈东梅说。

“宁津县青少年教育基地‘红色矩阵’的建成,既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期盼,也满足了社会和学校的需求,是一件好事实事。青少年教育基地将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成为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凝聚青少年的活动平台,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宁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范淑香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尹晓燕 通讯员 | 张兆坤 董艳同

审核 | 王秀青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