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归处
□梁继志
季羡林先生“人生三境”之一《心安即是归处》,以“心安”为主题,写给青年一代。指出,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活得清醒、坦荡、真实。愿你历尽沧桑,永葆天真模样。
阅读后,我陷入沉思。自己也曾经年轻过,遗憾的是,当年没有读到这样富有人生哲理的经典。花甲之年,孩子为我祝生日购买了这套精神食粮,不似蛋糕却胜似蛋糕。在未读季羡林先生百年智慧系列之前,真未曾想到归处。挑灯夜读,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喜怒哀乐相伴人生,油盐酱醋滋润生活,是否可曾想到何处是归处呢?季先生用质朴的文字向世人传递一个理念:心安,即是归处。
季先生这样的大彻大悟,乃是其一生的智慧总结。他是在历经人生的大苦大悲,生命跌宕起伏后,才用文字点燃了思想的火花,用情感贯通了哲理的隧道。他所谈的话题,如读书、处世、行走、当下、孤独、生死,皆与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按照先生著述的脉络,走进《心安即是归处》一书中,跟着先生了悟人间万相的本真,学习应对世事的智慧,万事安然于心,从容而行,不亦快哉!
目录一: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先生云:“什么叫人生呢?我并不清楚。不但我不清楚,我看芸芸众生中也没有哪一个人真清楚的。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目录二:有福读书,可慰平生。先生云:“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也许有人认为,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饭’一样幼稚又唐突,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在这一章里,先生借用张元济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可见先生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既有高度又有深度。先生最喜爱的书是《史记》《世说新语》《儒林外史》《红楼梦》,以及陶渊明、李白、杜甫的诗,苏轼的诗文词,李煜、纳兰性德的词。看先生所列书单,深感读书之路还很漫长。在这些经典前,自己只是个小学生而已……目录八:我的人生信条:真实。先生云:“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绝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先生通透、朴实、纯粹、平淡,一生不为外物所扰,遵从己心,寂寞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世界并不孤独,因心有归处而淡定从容,因无畏无惧而潇洒自由。
读罢先生的书,看到了先生的归处,透彻了人生的真谛。
(原载于2021年9月3日《德州日报·德周刊》2版柳湖·读书 编辑:孙玉海)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