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家种养服务主体“变粪为宝” | 乐陵推进实施全国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县项目

“以前养殖场的粪便不是在空地上堆着,就是直接做肥料,一下雨到处是泥,用到地里还容易生病菌,现在合作社上了专业制作有机肥的设备,可以集中堆沤,生产的肥料用在地里既卫生又放心。”11月4日,在乐陵市黄夹镇小韩集村的乐农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内,村党支部书记兼合作社理事长臧建村说。

提到养殖场,映入脑海的是一幅臭味扑鼻、污水横流的脏乱差景象。但臧建村的养牛场却不同,养殖区与堆沤区严格按照标准分开,卫生消毒用具一应俱全,整个养殖区几乎没有异味。臧建村介绍,今年他们合作社被列为乐陵绿色种养循环服务主体,新上有机肥制造设备,负责周边养殖场的粪便收集工作,制作有机肥反哺农业,“镇上小型养殖户多,粪便处理工作难,他们把粪污运到我这来制作成有机肥,解了他们的大难题。”臧建村说。如今,像乐农合作社这样的服务主体该市共有32个。

乐陵是农业大市,同样也是全国最大的肉牛养殖加工基地、国家山羊板皮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今年积极争取全国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县项目,“项目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致力于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促进粪肥还田利用,把无用的粪污变成有机肥,解决污染问题。”乐陵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梁军说。

梁军介绍,乐陵对于有机肥的需求逐年提升,总体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同时,该市养殖场也逐渐增多,粪污极易造成的水资源、土壤污染,尤其是小型散户污染现象严重,这也是他们实施全国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县项目意义所在。

粪污不能直接做肥料,可以说没有任何利用价值,要么就堆放在养殖场周围造成空气污染,要么就排入河流。“粪污变粪肥,不是没有可能,我们缺少的就是这方面的技术,以及能够推广它的一个力。”梁军说,通过争取实施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县项目,该市与德州一家专门生产环保设备的企业合作,集中打造了32个绿色种养循环服务主体,由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同时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用于补助,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能让示范主体有一部分收入,还能提升有机肥的供应量,实现“三赢”。

不仅是缓解粪污污染,还集中解决了秸秆回收问题。“秸秆还田使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对于土壤肥力来说是很好的补充。但如果还田方法不对,会对下茬作物造成减产影响。再者,秸秆中会残留一些虫卵和病菌,会继续生存下来造成危害。”梁军说,因此,秸秆还田施肥模式需要结合粪污资源化利用,用专业的制肥技术进行加工,再积极研发施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才能真正提高粮食作物产量,修复地力,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为保证该项目能够长期实施下去,我们引进企业参与其中,通过加大对有机肥的应用范围和力度,进一步提升需求量,找到盈利点,探索长效机制,让绿色种养循环模式真正落到实处。”梁军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于斌 通讯员|夏其文 刘静 编辑|赵治红
审核|钟伟 终审|胥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