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市第三中学获评德州市级文明校园 | 立德树人育文明 师生同心共成长

“我写的读书心得体会获得一等奖,很开心,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气质才会高雅,内涵才会丰富,路才会越走越远。”12月26日,乐陵市第三中学八年级5班学生徐艳蕊在德州市第九届中小学“好书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后高兴地说。

近年来,乐陵市第三中学在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加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确定“立德树人 启智创新”的校训和“一切为师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构建平安校园、书香校园、人文校园。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德州市规范化学校、德州市中小学课程实验基地等荣誉。

立德树人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学校把学科知识与道德认识、道德行为教学结合起来,寓德育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挖掘德育内容,优化课堂结构,加强德育科研,厚积理论素养。“我们实施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形成时时都育人、处处都育人、人人都育人的教育格局。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条通道都富有生命力,通过多种方式使思想教育做到化于无形、融于细微。”乐陵市第三中学校长王观海说。

完善学生自治制度。学校学生会实行竞选制,所有职位公开竞选、平等竞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同时还成立护校队、文明督导队,监督、劝导同学远离虚拟世界,集中精神,专心读书。通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养成,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学会做人。

大力实施感恩教育。通过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感恩宣言、主题班会、摄影书法展览等活动载体,着重教育学生感恩父母、感激师恩、感谢他人、感怀社会,让学生体恤父母的辛劳,理解老师的苦心,体会他人的善意,常怀感恩之心、常立感恩之德、常行感恩之举。

结合校园学生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学校向全体师生发起倡议:增强文明意识,提高文明素养;爱护花草树木,珍惜公共财物;使用文明用语,展示文明学校风采。

课堂改革

提供高质量教学服务

这学期,历史教师顾新红发现,她的课更受学生欢迎了,这得益于教研组尝试的“单元目标导航下的学生自主课堂”课堂改革——将教学主体还给学生,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实际,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再解决实际问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样的课堂,学生不仅感兴趣,在讨论中消化了知识,又激发了爱国情感,增强了学习自信和自觉。“如果教师一言堂教学,只关注优秀生而忽略待优生,那就会使这些学生越来越差,课堂要有属于待优生的时间和流程、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力。”顾新红介绍。

这样的课堂变化并非个例。近年来,乐陵市第三中学积极构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教学法,突出问题展示、教师精讲、内化吸收、互动交流、课堂分享、检测反馈等环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我们倡导‘学案导学—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教师结合学生展示,进行螺旋式精讲,给学生搭建知识架构;学生独学、互学、群学,在教师点拨下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活动任务、多元评价,形成教学评一体化课堂。”乐陵市第三中学教学副校长张风珍说。

“双减”政策实施后,在课堂提质增效的前提下,学校学科组创新作业设计,研讨了7种作业类型:基础性作业、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综合性作业等。师生课堂内外互动更加紧密,教学质量快速提升。教研活动从碎片化向系统性、从形式化参与向互动式参与转型,为学生不断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服务,实现全面、个性和可持续发展。

多元互动平台

让学生全面发展

乐陵市第三中学积极探索“双减”新路径,开设排球、足球、美术、舞蹈、书法、诵读等10余个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社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拓宽孩子们的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学校每个楼层都有书橱,书橱内的书会定期更新,同时为方便学生阅读,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图书角,大大方便了学生在课间的随手阅读。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学校定期为学生们推荐阅读书目,并组织学生们写读书心得。教师刘卫卫表示,读书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夫,师生共读活动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读书兴趣,丰富了文化底蕴,而且在全校掀起了读书的热潮,让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全体师生的生活方式。

每周四是学校的“家长开放日”,每个班级邀请2至3名家长到学校,家长们通过一天的体会观察,深入课堂,切身体会孩子们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点带面,关注教育、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学校的管理与发展。家长们走进课堂,与孩子们一起上课,近距离观察孩子的上课表现、亲身感知新理念课堂;观看课间操与校本课程,参与学生活动;参加座谈会,听学校领导介绍学校近期情况,同时与学生们一起就餐。

“教学文化是一种持久成形的教学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蕴含着师生、生生关系以及学校氛围等,也是我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将继续坚守教育报国初心,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王观海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赵治红 通讯员|郝坤 庞建磊 焦艳艳
审核|胥爱珍 终审|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