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党代会 建功新时代 | 德州市总工会:当好职工“娘家人” 做好服务暖心事

投入40万元,培训农民工1400人,组织“乡村振兴类”职工职业技能大赛20项;建成209个“户外劳动者驿站”,基本实现市县城区一公里服务圈站点布局;为54名职工发放大病补助158.9万元……翻阅2021年德州工会系统的工作记录,一切成绩的背后是德州工会系统服务大局的主动担当、昂扬奋进的生动实践。

2021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德州工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凝心聚力,改革创新,扎实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用心用情为职工打造“幸福港湾”,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深化党建引领
增强职工队伍“凝聚力”

1月25日,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朱秀彦接受采访时说:“工会组织做的是群众工作,实质上就是政治工作,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2021年,全市工会系统突出党建引领,聚焦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发职工创新力、创造力。”

“他秘密组织革命团体开展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五四’运动后,积极投身革命洪流,英勇就义时,他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慷慨诗篇。”前不久,在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禹城建筑工地上,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琛声情并茂地讲述着革命先烈夏明翰的故事。

党史是明灯,也是号角。2021年以来,德州市总工会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层次、多层面、全覆盖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开展学习交流。

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宣传,成立市总工会劳模工匠讲师团,走进机关、学校、企业、车间,宣讲党的历史,宣传工会工作,弘扬劳模精神。宣讲团成员根据职工需求、听众喜好,列出宣讲“菜单”,精心打造党史教育课。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工会开展主题宣讲230余场,听课职工达12300人次。

在齐河,全国首个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已经成为广大职工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阵地。该项目荣获全省工会工作创新奖,同时被授予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阎京华来德州考察时给予了充分肯定。

培育劳动先进
激发制造“内动力”

电工、电焊工、汽车维修工……2021年11月26日,我市首届乡村振兴技能大赛吸引了德州市各县市区的200余名选手参加决赛。

开展技能竞赛,只是德州着力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突出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中的一个缩影。2021年,德州启动“争当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主力军”项目建设攻坚竞赛,全市61个重点项目参与,推树市级攻坚标兵100名、市工人先锋号100个;培育命名100家德州市全员创新企业、创新型班组100个、劳模和工匠创新室50个、创新标兵50名,选树命名“德州工匠”70名、“德州大工匠”10名。同时,创新打造“农民工学堂”工会培训品牌,投入资金40万元,培训农民工1400人,培训家政员300名。

深化“工友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我市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园区、特色小镇、专业合作社等为重点,选树培育“工友创业园”,结合园区特点开展特色活动,不断加大对创业园和农民工创业就业扶持力度,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工友(村民)致富。德州市植保无人机技能竞赛的承办方齐河县九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依托省级“工友创业园”,建成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主培训基地,先后承办了20余次植保无人机培训、技能竞赛,培养了120余名无人机操作员。齐河县胡官屯镇孔老村植保女“飞手”李明明是从德州市植保无人机技能竞赛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代表。李明明照顾家庭的同时,单靠无人机植保服务,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

我市推动“工友创业”品牌向乡村延伸,调动农业劳模、农民工、农村转移劳动力创新创业积极性,根据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不同需求,菜单式培训和订单式培训相结合,培训实用技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市总工会四级调研员王咏梅介绍,仅2021年,我市培育市级工友创业园26家,命名“农民工之星”26人,发放以奖代补资金6.2万元。

“手牵手”维权
当好职工“娘家人”

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就要努力做到“哪里的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哪里的工会就要站出来说话”。

走进市总工会职工维权帮扶中心,迎面是满墙的锦旗,每面锦旗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值班人员指着一面写着“勤政爱民”的锦旗告诉记者,这个故事的主角叫王琳琳。她和用人单位因社会养老保险引发经济补偿纠纷。双方诉至法院后,因受疫情影响一直未能开庭审理。法官李淑玲在调解的同时,安排“网上”开庭,庭后及时合议案情进行再调解。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一场拖了半年的纠纷终于解决。

像王琳琳这样成功维权的案件,市总工会每年都会办结近千件。这些案件都能做到案结事了,得益于近年来市总工会创新实行的与法院建立“工会+法院”诉调对接机制、与人社部门建立“工会+仲裁”劳动争议裁调对接机制。

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孙刚介绍,劳动争议案中,最让职工烦恼的就是取证难、维权时间长、成本高。为此,市总工会为职工提供全程法律服务,以“娘家人”身份和职工一起研究维权难点、解决维权痛点,和法院、人社等部门联动解决职工维权堵点,职工维权就可以少走弯路。在这样的维权机制中,“娘家人”的身影处处闪现,这就相对减少了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摩擦,发挥出工会组织的应有作用。数据显示,2021年,我市办理劳动争议案件855件,为职工讨回工资、社保金等782万元。

精准帮扶困难职工
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

市总工会把竭诚为职工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广大职工服务,扎扎实实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感谢‘娘家人’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1月20日,德州市总工会举行医疗补助金集中发放仪式,德州市建筑规划勘察设计院患病职工孙右铭领取到1.4万元的医疗补助金,他的家属激动地握住市总工会工作人员的手不断致谢。当天,共有27名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患大病职工领取了医疗补助金51.7万元。

帮扶困难大病职工,传递工会温暖。我市采取“基层工会互助保障自主运行患病职工大额花费上级补助”模式,在全市推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目前已有283家单位5.7万名职工参与,撬动基层资金近600万元。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构建多层次职工保障体系。我市在抓好困难职工常态化帮扶救助和“送温暖”的基础上,试点开展“职工微心愿,工会来实现”活动。市总工会保障部部长李志超介绍,在一对一入户走访中,他们及时了解到职工的“微心愿”,并在2021年8月份,集中将风扇、电动车等物资发放到困难职工手中。2021年,我市共精准帮助153名困难职工达成心愿。

与此同时,2021年,全市工会系统开展“两节”送温暖活动,共筹措资金234万元,慰问困难职工9631人。

建立爱心驿站
全力服务户外劳动者

时代在发展,事业在创新,工会工作也要发展、也要创新。

“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没电能充电,饭凉能加热。”走进位于建设银行德城支行的“户外劳动者驿站”,醒目的标语让户外劳动者感到暖心。快递小哥王鑫闲暇时经常来这里小憩,给手机充会儿电再继续出发。为解决户外劳动者喝水难、热饭难、歇脚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2019年以来,德州建立207个“户外劳动者驿站”,累计服务职工20万人次。

依托户外劳动者驿站,我市还开展“线上送清凉”“线上送温暖”活动,定期配送纸杯、雨披、抽纸等消耗品,在台风“烟花”等极端天气来临前紧急投放应急物资,打造应对极端天气的紧急“避风港”。

为了精准服务职工,市总工会组织开展“求学圆梦”学历提升项目,帮助156名职工提升学历;开展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项目,调整充实心理健康服务团队,组织公益巡讲79场;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游览美丽乡村”职工春秋游活动,发布9条职工春秋游路线,组织千名职工参与。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是职工建功立业、砥砺奋进的时代!“2022年,德州市总工会将继续引领全市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朱秀彦表示,下一步,全市工会组织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工会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工会干部的“娘家人”作用,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凝心聚力画出最大“同心圆”,共同谱写新时代德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刘臻 通讯员|贾长森 张圣祺
编辑|李艺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