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一个普通村庄因出了个写出《大刀记》的郭澄清而全国闻名——
名人故里 大义郭皋
□本报记者 李玉友 本报通讯员 王有金
郭皋村坐落于宁津县城西北6公里处,有600多年的历史,据说是明初永乐年间,始祖郭仪从青岛即墨县西关郭家楼(一说为现在的郭家巷)迁至此地。初建村名郭家庄。郭姓第七世出过一位进士郭杲,在河南开封府做官,清正廉洁,口碑极好,人们就以郭杲的名字作了村名,后人又把新村名写成了郭皋,一直延续至今。当年,郭杲常回家探亲,为方便,就在宁津县城西北1.5公里处买了一块地,建起庄园,由郭家庄人管理,称郭家花园,成为后来的郭家园村。200多年前,王德馨为继承姥爷的家业,从村北的前安寨村(现前寨子村)迁来郭皋村,繁衍至今。村中主要以郭、王两姓为主,自古郭、王不分家,和睦相处至今。
郭皋村街景
郭澄清上世纪70年代在村里写出了著名的《大刀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郭皋村因为大作家郭澄清(1929—1989)而声名鹊起。郭澄清是郭姓第21世,1946年参加渤海军区青年干部培训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小学老师、《宁津日报》副总编、县广播站站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时集公社党委副书记、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省文化局党组成员、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1952年开始文学创作。上世纪60年代以中短篇小说为主,赞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权,赞美人民公社化的新型农民、农业和农村,以《社迷》和《黑掌柜》最为著名。1970年,他调任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创作室主任。半年后,他申请回老家创作《大刀记》。在一间不到8平方米的土屋里,一张八仙桌和一盏煤油灯伴随他寒来暑往。1975年,长篇小说《大刀记》出版即轰动全国。小说反映了以梁永生为代表的冀鲁边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日的故事。之后,他抱病陆续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麦苗返青》,长篇小说《龙潭记》《决斗》。2019年9月23日,郭澄清长篇小说《大刀记》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上世纪70年代初,郭澄清征求村民对《大刀记》初稿的意见
抗战打鬼子郭德山牺牲,解放战争9人参军,1人成烈士
村民王树平,抗日战争期间,为党的地下组织和队伍提供粮食上万斤,家中多年为武工队的藏身地,被汉奸告密后差点被烧死,被智勇双全的村民郭连品救出,幸免于难。村民郭德山抗日战争中期参加革命,与日寇作战中重伤不治,成为烈士。作为老解放区,1946年郭皋村参军、参加革命的有郭澄清、郭书森、郭福明、郭连玉、王森河、郭书贞、郭连文、郭清来、郭德海9人,其中王森河偷偷参军时仅14岁。郭书森当年是渤海军区教导旅的一名战士,跟随王震司令员转战西部边疆,后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检察院检察长。1961年家乡闹水灾,他闻讯从新疆调运大量甜菜丝救济家乡人民,宁津县委县政府派人专程去新疆答谢,至今为家乡人念念不忘。
村民捐款42万元改善村貌;付九清孝顺老人的事迹感人至深
自古郭皋村风好,这是世代郭皋村人的传承。2016年秋,在河北承德经营企业的村民王森荣,捐出20万元为村里改善村貌。村民和在外工作人员备受感动,纷纷捐款,又有186人捐款22万元。村集体用这些捐款建起了广场、牌坊、小桥,安上了路灯,改善了村貌。后又建起郭澄清纪念馆、硬化了村南路面、美化了村西环境。村民郭书香青年时期在长春一汽工作,其妻付九清在家一边务农一边照顾公公、婆婆和儿女,后来郭书香调回德州电业部门工作,儿女也跟郭书香在德州生活,可付九清却不肯舍下不愿离乡的公公、婆婆,一个人在家伺候老人。村民王有森说:“付九清嫁给郭书香几十年,却陪着公公婆婆过了一辈子,真是少有的孝顺儿媳呀。”在郭皋村,孝顺老人,爱国爱家,蔚然成风。
村民参观郭澄清纪念馆
农业实现机械化,达到了吨粮田,村民搞起了多种经营
全村现有605人,可耕地1370多亩。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农田灌溉实现了自动供水到地头,小麦和玉米的产量达到了双千斤,成为吨粮田。村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种植葡萄、苹果、大棚辣椒,养猪,做蛐蛐罐,如今已有开源机械、汽车配件、土制工艺、桌椅木制4家民营企业,形成了多种经营良性发展的局面。村里的土坯房早已变成了砖瓦房,做饭用上了天然气,村民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