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记忆|德州历史上的书院



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教育机构,一般由文人官宦或官府所设立,以聚徒讲授、研究学问为形式,是旧时知识分子进行学术交流的场所。书院以研究儒学经书为主,间也讨论时政,主持书院的负责人称为“山长”。士子定期集会,集会时由山长聘请精通经义的进士或举人讲学和批阅文章,教学方式采取集中讲授、个别研习、相互交流相结合。它的兴盛与否,是一个地方文化教育是否发达的标志。它的存在与发展,又是促进一个地方教育兴盛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保证。

其实书院,早在唐代没有科举制度之前就已存在。起初是皇室诸家修书、校书、藏书之所在,并非是讲学授课之处,德州自南北朝时就有类似场所。据《世说新语》中讲:平原刘善明始创私家藏经(当时将典籍称为经)院。德州区域内藏书大家,代不乏人,除皇家外,历朝历代私家庋藏、修订、校版源远流长。宋朝以后,程朱理学盛传,在全国设立许多的教学机构(也称讲经堂或院),统称为“书院”,书院也与藏书、修书、校订、梓板印刷等分开,完全成了名副其实的教学机构。


德州历史上的书院

□陈华振  王宪贞

德州的书院盛行于明、清两朝。德州是州卫同治,京都门户,水陆交通的中枢,受当时政治、经济尤其是文化的影响,书院得以发展推行,于明万历时达到鼎盛。明清时期见诸史籍记载的德州书院有8处,分别是南湖书院、崇仁书院、醇儒书院、董颜书院、柳湖书院、繁露书院、州卫书院、正谊书院等。

柳湖书院   王宪贞  作

德州书院并不是8处同时存在,而是一般保持在2-3处,这是由当时德州的人口和城市规模所决定的。如从明万历一直到明朝灭亡,德州书院一直是崇仁和醇儒2处并存;清代中前期是柳湖、董颜、繁露3处书院并存;清末一段时间则是柳湖、繁露、州卫3处书院并存。在书院消失前最后的10几年内,德州的书院则是繁露、州卫、正谊3处并存。

南湖书院

南湖书院始建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为明正德八年(1513)举人邹颐贤所建。邹颐贤,字芦南,曾任河南新乡、山西阳城县令,后升任甘肃平凉府通判。离职回乡后,在城南(今德城区邹李庄一带)家居处后花园的南湖漪澜台创办南湖书院,“集诸生艺课其中”。院内筑有书堂、斋室、膳室、茶室和芦南书屋,庭院仿照江南庭院园林诸景,种植各种花草树木、假山盆景,古色古香,饶有园林之胜,是读书静幽之所。明嘉靖年间,进士丁永成、举人杨梅和贡生袁一琴等都曾在此读书。丁永成还在此留下五言长诗:

至教仰洙泗,圣门多鲁人。

大道久堙塞,执艺何纷纷。

发轫异涂辙,履历皆荆榛。

养蒙正厥初,圣功固以淳。

慨自微言绝,程朱继斯文。

苏湖有遗教,授受传至今。

隆庆二年(1568),邹芦南病逝后,书院停办,于万历年间废弃。这是德州见于记载最早的书院。

崇仁书院

崇仁书院,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为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程绍所建。程绍,字公业,曾任河南洛阳、汝宁府推官,户科给事中、都察院右副督御史、工部右侍郎、工部尚书等职,致仕归里后,城内建程氏府邸。程家是德州名门望族,在德期间,他扶危济困、修桥补路,做了很多好事。为振兴德州文风,培养更多的人才,他在苗家胡同路东斜对过(今德城区吕家街北口)创建了崇仁书院,供德州学子集中学习。时任知州马明瑞非常重视教育,曾经课士于此,学子们咏诗论道、谈论时政,优秀作品集结成《崇仁会课》,书院盛极一时。崇仁书院旁筑有泮宫、泮池、文昌阁、大成殿等建筑。清乾隆年间废弃。清末曾于此地建立龙神庙初级小学堂。

醇儒书院

醇儒书院地址在董子祠,初名董子书院。据清雍正《山东通志》载:“董子书院,在儒学东,旧废。明正统年间知州韦景元掘地得‘董子读书台’石刻,询其故址复焉。”弘治十二年(1499)巡抚都御使熊翀、同知王从鼎重修。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知州马明瑞将设在文庙以南的董子祠移至聚秀门(大西门)外,建成董子读书台。董子读书台坐北面南,台高两米,砖石结构。大门前有20余级台阶,院内有北上房3楹,东西厢房各3间。庭院内古松柏、古国槐浓荫蔽日,整座读书台显得古朴典雅。在移建董子读书台的同时,在读书台的东侧重建书院,易其名曰“醇儒书院”,地址在竹竿巷西口北面。书院包括堂、斋、庑、门各四间,膳室、茶寮各一间,院中除珍藏着诸子百家经书外,还保存了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及其他著作。一时德州文风大震,读书学习成风,当时的德州士子赵继鼎、王都、卢德水、李赞明等均在此研读经史,并非以教学为主。

董颜书院

董颜书院,有旧址和新址两处,旧址为清顺治十年(1653)田绪宗所建。田绪宗,字仿文,号蓼庵,清顺治八年(1651)秋举于乡,九年(1652)考中进士,任浙江处州府丽水县知县,多有政绩,卒于任内。刚考取进士的田绪宗,见醇儒书院破败不堪,出资将其翻修,并把颜鲁公祀于祠内,改名董颜书院。《安德田氏家谱》载:“广川郡(德州)有董子台读书遗址,荒圮不治已久;唐颜真卿为平原太守,醇儒忠臣,异代同撰,创集合祠于卫河东岸,额曰董颜书院。集士之能文者讲学其中,俎豆弗衰。”新址为户部左侍郎田雯(田绪宗长子)重建。康熙三十一年(1692),田雯为母守制期间,看到书院已是十分残破,便有意出资修之,但因周围的土地被附近住户侵占难以要回,便在城内吕家街苗家胡同东首,购得吕氏止园的后半部分,重新建起董颜书院。田绪宗的四子,有布衣诗人之称的田霢,曾长期任该书院的山长,培养出一批重要人才,清朝重臣卢见曾、朱弼、王业、卢荫薄等都曾在此就读,并进士及第,步入仕途。

柳湖书院

柳湖书院的前身是醇儒书院。清康熙年间,山东督粮道(台)朱廷桢在醇儒书院西侧运河岸边筑一八角琉璃亭,称数帆亭,并沿运河东岸广植柳树,朱廷桢亲书亭额名“柳湖书院”。士子集会于此,咏诗、作赋、记文、讲学,盛极一时。乾隆二十一年(1756)高宗南巡,驻跸德州,为柳湖书院题诗曰:“天下三策对贤良,已见春秋大义彰,那更高台演繁露,转思董子失之详。”

道光五年(1825)书院改为义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德州官衙对柳湖书院进行了简单的修整后,在其旧址上开办“董子台初等小学堂”,自此德州城的第一所官办小学诞生。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津浦铁路修建时董子读书台和书院被拆毁。

数帆亭    王宪贞  作

繁露书院

繁露书院,清乾隆十八年(1753)督粮道汪汉倬建,地址在城内东北角处关帝庙西侧,地势宏敞,屋宇广阔。道光年间,督粮道鲁垂绅、景霖等各任道使,“皆振兴文教,极一时之盛”。咸丰年间,几经荒废。督粮道沈维璥上任后,邀邑人封兆桐主持重修,并“筹款增加膏火”,书院重现生机。此后,历任督粮道为造福艺林,培养寒士,皆奖掖士子,不遗余力。清宣统元年(1909)书院改为德县师范传习所,为废除私塾兴办学堂培养了师资。后因军阀混战,学校数度停顿,1929年教学基本稳定。1937年日军占领德县,学校停办。

州卫书院

州卫书院为清咸丰八年(1858)知州张应翔、卫守备叶宗训同建。地址在城内吕家街中间路西(今德州五中北校区),设宫门、号房(考生考试的地方)、监督室及考官正堂。规划布局很正规,房舍齐整,院落宽阔,为本州生员岁科考试之所。后虽遭遇兵燹战乱,但书院得以较好保护。州卫将其他书院的藏书汇集于此,故在当时是德州藏书最多的所在,也成为清后期德州文士集会的固定场所。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主讲王子香任最后一任山长,蒙院6年。书院于光绪三十年(1904)停办,改为吕家街高等小学堂。所藏之书几经变乱,散失殆尽。

正谊书院

正谊书院,清光绪十六年(1890)由山东督粮道与满洲驻防建户营捐资合建,由驻防德州之满洲大营领导,是专供满族儿童学习的地方,地址在城内卢家井街(今石芦街石芦小学南门处)。书院取名源于董仲舒“正其谊而不谋其利”的社会主张,院内有厅,大厅横匾上书“希董堂”。此时,已接近书院历史发展的尾声,正谊书院存世仅10余年的时间,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劝学所。辛亥革命后,改为石芦小学堂。

上述各书院是德州自明、清以来的重要文化教育场所,是科考制度下读书人步入仕途的阶梯,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名士和官宦,彰显了德州九达天衢、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位。清末,随着科举制度废除,举办新学,旧的州学县学和书院被新兴的劝学所、小学堂、师范讲习所等取代,书院也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2008年,为挖掘和传承地域文化,市委市政府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德州董子文化街”,在景区内建有董子读书台和董子书院,现已成为德州市的重要文化景点和旅游景区。(本文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德州地域文化专家张明福、王德胜撰写的有关文章,在此表示感谢)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