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难忘的“五一”劳动节
□李兴智(陵城区)
“我是公社小社员呀,手拿小镰刀呀,身背小竹篮来,放学以后去劳动,割草积肥拾麦穗,越干越喜欢。”这是小时候我最喜欢唱的歌,更是那时我真实生活的写照,但那样的劳动在我当时印象里仅仅只能算是一个农村孩子的自然习性而已。
1971年,我10岁,上小学三年级。“五一”劳动节前一天的下午,放学时,老师告诉我们,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学校放假一天,要求同学们去各自生产队参加义务劳动。老师的话语让我在懵懂之中突然把平时的“割草积肥拾麦穗”和劳动联系起来,对“五一”劳动节和劳动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神圣感。
第二天,吃过早饭,生产队上工的钟声一响,我便和一个同学一起跑到生产队找队长要活干。一开始,队长不以为意,并不想给我俩派活,在我俩反复说明是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五一”劳动节劳动任务后,队长笑着说:“你们年龄小也干不了其他活,这样吧,你俩去生产队菜园子帮着看水车吧。”当时,每个生产队都有几亩地的菜园子,以满足人们吃菜的需求。菜园子都有一眼砖砌的土井,以方便浇菜。土井上安有畜力水车,浇菜时由牛或驴等牲畜拉着水车提水,平时,看管菜园子的大爷一般都是自己一边在菜地里劳作,一边还要盯住牲畜和水车,牲畜停住时要及时地去驱赶,有时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来回跑十分的辛苦。
接到任务后,我俩高高兴兴地跑到生产队的牲畜棚,找饲养员牵出一头牛,我在前面牵着缰绳,同学在后面拿鞭子赶着牛,向生产队菜园子走去。到菜园子后,我们给看管菜园子的大爷说明来意,大爷十分高兴,乐呵呵地告诉我们注意事项,叮嘱我们注意安全,然后把牛套在水车上,吆喝了几声,牛便在井台上一圈圈拉着水车走起来,大爷自己则到菜地劳作去了。
我和同学专心致志地在井台边看着牛一圈圈拉着水车,牛想停下时我们就吆喝几声或抽上几鞭子。清澈的井水随着水车的转动汩汩地顺着小水渠流入一方方菜畦。大爷一边细心地在菜畦地里栽种着秧苗,一边看着浇水的菜畦,一个菜畦水满了,马上改入下一个菜畦。
半晌时分,井里的水少,水车抽不上水来了,大爷过来让牛停下来休息,同时,也让井水涨一会儿。休息的间隙,大爷领我们到一畦畦菜畦边,告诉我们哪畦是韭菜、哪畦是茴香、哪畦是芫荽、哪畦是芹菜,刚刚栽种的哪畦是辣椒、哪畦是茄子、哪畦是西瓜、哪畦是甜瓜等等。待大爷抽了一袋旱烟,又开始栽种黄瓜,我俩则帮大爷小心翼翼地起秧苗,运秧苗。一会儿,我们回到井台边,看井里的水位涨了上来,大爷又让我们吆喝着牛拉着水车走起来。
那天时间好像过得很快,我俩一会儿吆喝着牛拉着水车抽水,一会儿帮大爷栽种秧苗。我俩的劳动虽然微不足道,但我俩是那样的认真,在菜园子里,我们向大爷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觉得劳动是那样的神圣,那个劳动节是那样的有意义,一天下来,感觉真好像长大了许多。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