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邓吉收:大柳树村大柳树的故事

  大柳树村大柳树的故事

□邓吉收(临邑)

我的家乡大柳树村,坐落在鲁北临邑县城南,距县城中心直线距离8华里,约500口人,现行政归属恒源街道办事处。平时在外面,只要一听到有人提起大柳树这三个字,我心里就立刻涌现出一种无比的自豪感,每次人们也都会好奇地问:“果真有这么一棵大树么?”

大柳树村,明朝初年立村,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据说万历年间村中有一棵大柳树,十搂为圆,树冠遮天,能坐宴席五桌。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独木凉亭,堪称是一块风水宝地。大柳树村由此得名。

先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过着农耕生活,也不忘“诗书济世长”的古训,倾心教育后代。明朝末年,村里有一张氏后生,自幼聪明好学,后来不负众望,金榜题名,人称张翰林,官职五品侍读学士,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皇帝顾问。“翰林教太子”从此在大柳树村及十里八乡广为流传开来,一时成为美谈。

张氏后生身在朝廷,常思家乡养育之恩,尤其那天然独木凉亭似的大柳树,更使他念念不忘且倍感自豪。这一年,皇帝建造了一座豪华游乐园,竣工后,皇帝亲率文武百官前去观赏,张翰林也在其中。正值皇帝驻足在一别致的凉亭前,为此凉亭的设计建造大加赞赏之时,张翰林也触景生情,且喃喃自语道:“您建造的凉亭再好,也不如俺老家的那棵独木凉亭好。”此言一出,很快传到皇帝耳中。皇帝勃然大怒,遂以欺君之罪,将张翰林五花大绑,拉到京城外问斩。几天后,皇帝又派一众人等直奔大柳树村,向大柳树问罪,经过轮番刨挖,大柳树被连根挖出,轰然倒下。据说光大大小小的长虫(蛇)就抬出去十余筐,足见这棵树的神奇。从此,大柳树村只留下干巴巴的村名。

据说,自从经历了那场噩梦般的浩劫之后,村民们像得了一场大病,整日战战兢兢,坐卧不安,甚至谈树色变,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安心生活。甚至有的对“诗书济世长”产生了质疑……从那时起,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300多年里,再没有人走出过大柳树村。

解放后,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大柳树村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在党和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7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村民们过上了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时常感慨道:“真是做梦也想不到这辈子还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几十年来,村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对子女的文化教育,通过读书走出去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或是主政一方,或是行业骨干,或是经商创业,或是读研考博……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着。

如今村里上了年纪的人仍清楚记得,昔日那棵大柳树的遗址就在村中春风桥北侧。60年前此处有一方近200平方米水面的池塘,连接池塘的南和北各有一条浅浅的道沟,南通龙湾村西,北连西五里村东,这条浅浅的南北道沟曾经是附近村民去县城的主要通道。解放后,政府以南北道沟为雏形,挖渠引黄,开通了春风河。这池塘便是当年的树坑,南北道沟就是刨挖两个主树根的痕迹。

近年来,在上级号召建设美丽乡村的引领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去年在村民们的大力支持下,重新栽上了一棵粗壮的柳树。明天,我的家乡大柳树村会更加美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