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 | 麦 香 田 里 话 丰 年  

 

捧一把新麦放到嘴里,咀嚼着新鲜的麦香味,丰收的喜悦写在了王东清的脸上。今年62岁的王东清是禹城市伦镇城西村村民,这个和庄稼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老把式”种了20多亩小麦。“谁也想不到今年收成这么好,我这一亩地收了700多公斤麦子。”王东清说。

仲夏至,麦飘香。时下,一台台收割机正穿梭在金色的麦田里。市政府办公室调研组来到田间体验“三夏”生产,感受来之不易的丰收。

喜获丰收,心里的石头落地了

“瞧瞧,今年的麦穗颗粒饱满、色泽金黄,干嘣嘣的。”王东清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去年秋汛,雨水多,麦子晚播了近20天,那时候不敢想今年能有个啥收成。现在,咱心里的石头落地了。”

正值“三夏”生产大忙时节,齐河县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袁本刚一直忙碌在田间地头。今年,合作社共托管了5.5万亩麦田,初步测算亩产在650公斤左右,比预想多出百十斤。简短交谈中,他的电话铃声多次响起。“现在既要对接农户安排收割时间,又要协调农机保证不误农时。我们调配了60多台收割机,天气好的话七八天能全部收完。”袁本刚说。

入社村民、胡官屯镇朱庄村的王秀珍插上了话。“入社之后,种田基本不用人工,全部机械化,我承包了30亩地,在托管模式下,一个人就能忙活过来。”一边说,她一边细数入社的好处,“市场上喷一遍药每亩地要20元,合作社便宜三四元;从市场上找收割机,每亩地要70元,合作社才收42元。”说话间,正在作业的收割机满仓了,她开上拖拉机,载满新收的小麦,高兴地离开。

科技赋能,种田是个技术活

“种田实际上是个技术活。”禹城市伦镇城西村村民张富祥的一句话切中要点,“现在种地,不管是播种、施肥、浇水,还是一喷三防、病虫害防治,都得靠科技手段。无人机、喷灌机、大型收割机,咱都用上了!”

在他家的农田里,藏着一套“高科技”:打开泵房开关,一分钟左右,农田里就听到了水声,随即便冒出两排水管,就像浇花一样给农田浇水。“这是地埋喷灌系统,用它浇水,节水又方便!”张富祥说。

提起这套系统,平原县桃园街道“90后”硕士农场主何石宝颇有发言权。2020年,他选取450亩地应用了地埋喷灌技术。“地埋喷灌效率高,同样浇一亩地,大田漫灌要2个半小时,地埋喷灌仅用1小时。”何石宝说。

不只是种田,收粮同样需要科技助力。6月8日,央视新闻联播聚焦平原的烘干设备应用。“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我们收好的小麦直接进塔烘干,再入库储存,这样比晾晒减少损失4%,真正实现了颗粒归仓。”何石宝兴奋地说。

精准服务,干群关系更近了

提起去年的秋汛,齐河县仁里集镇农技站站长辛建民仍心有余悸:“去年雨水比往年多了七八成,机器进不了地,连小船都用上啦,我们和农户蹚着腿肚深的水掰玉米,一船船地往外运。小麦晚播了十几天,弱苗占比一度达到七成,‘一根针’‘土里捂’情况非常普遍。后来,我们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户,浇水施肥,促弱转壮,小麦长势逐渐向好,逆势增产,预计每亩比去年要多50多公斤。”

“去年秋种以来,一批财政补贴陆续发放,用于抢收抢种、统一供种、抗逆保穗、一喷三防等,这么多的好政策及时到位,形成了合力。”辛建民如数家珍。在交谈过程中,他接了几个电话,都是帮助农户协调收割机的。


边收边种,不误农时。仁里集镇肖姚村的种粮大户肖名志正和乡镇干部探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今年种了300亩大豆,前几天播的玉米刚发芽,大豆正在进行发芽率测试、准备造墒播种。”凭借多年种植经验,再加上专家帮助指导,肖名志对“玉米不减产,大豆又白捡”的秋收景象信心满满。

县乡干部、农技员经常往田间地头跑,靠一家一户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事,现在都能帮着想方设法解决。这是群众最朴素的语言,也是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干部群众在“吨半粮”创建实践中走得更近了、感情更深了。

人努力、麦争气、天帮忙,饱满的麦穗是对农民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也是我市“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的最好见证,更是“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最大底气。在希望的田野,“三夏”生产火热进行,刚刚收割后的麦田里流淌着浓浓麦香,丰收已成定局,秋粮丰收更加可期。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王德鹏 通讯员 | 德政办
审核 | 王贺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