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供销社系统大力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加快构筑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搭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促进了农民和村集体增收,在乡村振兴中做出了供销贡献。
加强生产合作,促进农民和村集体增收
全市供销社系统跳出农资“一买一卖”的传统经营服务格局,建设具有土地托管、农资直供、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粮食烘干、农技指导、农民培训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为农服务中心68处,依托为农服务中心,大力推进“保姆式”全托管和“菜单式”半托管服务。我市有9个县市区政府与省供销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建立“保底收益+盈余分红”分配机制,省市县三级社成立农业服务公司,为村党支部领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提供全程托管服务。协调山东供发集团为宁津县“吨半粮”核心区1万亩土地提供全托管服务。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全托管服务面积达8万余亩,上半年社会化服务面积320万亩次。山东供发集团在夏津县全托管服务8300余亩,投资960万元在“吨半粮”核心区雷集镇建设的粮食烘干仓储中心9月份可投入使用。土地托管服务解决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等生产难题,有效降低施肥、播种、机械等成本,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和村集体收入,农民在每亩保底收益800元基础上,还可二次分红100-300元,村集体年可增收100元/亩以上。
今年“三夏”期间,全市供销系统选取67个具有农机设备、仓储设施的供销为农服务网点,制作《德州供销“三夏”生产服务地图》,主动向社会公众公开点位,24 小时值班电话全员在线,实现“老百姓一个电话、服务项目送到家”,组建小麦机收服务队36个,组织收割小麦52.2万亩,播种玉米47.9万亩、大豆2.89万亩,烘干小麦7800吨,收储小麦3.6万吨,回收小麦秸秆4560吨。
推进供销合作,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综合服务
为加强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市供销社提出了“选点织网建平台”的工作思路,突出主责主业,着力打造“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综合服务”的县乡村三级综合服务网络,截止6月底,共建设县级日用品集配中心3 个、乡镇级综合服务站119个、村级综合服务社1190个。合资成立德州供销集团丰成农资有限公司,完善县级农资集配中心4处、乡镇级农资经营网点172处、村级农资网点1600处。成立德州供销集团供应链公司,为乡村基层网点提供日用品配送服务。做优德州供销孟农副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帮助农民销售优质农产品。打造集展示、应用、服务、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德州数字供销平台”,已筛选入驻流通企业307家、专业合作社72个。
构建县乡村商贸流通服务网络,推动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集成整合,为广大农民提供了质优价廉的日用消费品,解决了农村流通主体散、成本高、便民服务不到位及农村市场商品假冒伪劣问题,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了日用品、农资、快递等多网融合。
探索信用合作,为农业服务主体提供金融服务
市供销社及8个县级供销社设立了合作发展基金,基金规模达800余万元。齐河县供销社从合作发展基金中拿出125万元,为3处为农服务中心购置了5吨农资配送车4辆、小麦玉米大型联合收割机各1台、200马力拖拉机1台、播种机2台、翻转犁1台、大疆T30无人植保机2架,提高了供销社的为农服务能力。
加强社银合作,市供销社与邮储银行德州分行、省农担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为企业等服务主体提供金融服务,解决其融资难问题,累计贷款1200余万元。
探索发展农业保险,为村党支部领创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提供全程土地托管服务,累计签单保费47.4万元,保险面积4.33万亩。开展信用合作,畅通了金融机构资金下沉渠道,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农村金融服务等紧密相连、相互促进,解决了农业服务主体融资难、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马俊凯
编辑、审核 | 张志宁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