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靴子城”
□苗鑫 王宪贞
在古代,城墙、城门不仅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也是不可缺少的防御设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城墙的记载。大到首都,小到县城甚至大一点的村子,都有城墙。古代城墙大多是方形,而德州古城墙的西面呈弧形,不是一个规整的方形,整体形似一只官靴,故被称为“靴子城”。
德州古城图 王宪贞 绘
朱笔画出的“靴子城”
在我国历史上,城池的城墙都是用土做成,明朝之后国力强盛,才出现砖城,也就是用砖块砌成的城墙。德州的城墙历史悠久,北魏所筑的鬲县城墙,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据《山东通志》记载:“德州城,本元陵州土城,魏太和年间所筑,久圯。明洪武三十年都督张文杰始建砖城。”
那德州为什么修一座官靴形状的城墙呢?洪武十三年(1380),燕王朱棣从南京前往北平赴任,途经德州。当时德州的城池虽为土城,破败不堪,但朱棣认为此地不仅是水旱两路的交汇点,也是山东、直隶、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九省前往北平的必经之路,是军事重镇,因而特别注意德州。
洪武十五年(1382年),笃信佛教的朱元璋挑选一批高僧随侍诸王。有一位僧人法名道衍(姚广孝),颇有谋略与学识。道衍与朱棣十分投缘,随朱棣北上,到北平后,任庆寿寺住持,时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后来为朱棣夺取天下功劳最大的人,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相传,燕王回京路过德州时,命道衍设计德州城,经过多次修改、反复论证,才绘制成一幅非常规矩的德州城的规划图。结果,朱元璋看后觉得不妥,说不能和皇城一样的规整,便拿起朱笔将城图的西北角一抹,画成弧形,于是就有了德州的“靴子城”。
据记载,洪武三十年(1397),都督张文杰、指挥徐福改建砖城,城墙外周长十里加一百八十步(古人用步计量),内周长九里十三步,城内占地3721亩。整个城墙城门占地面积963亩,城墙高3丈7尺,厚3丈,护城河深2丈,宽5丈。
德州的五座城门
古人对城墙的结构、城门的设置、瓮城的建设都有系统的规划。德州城四面墙有五座城门,东面为“长乐门”;南面为“朝阳门”;西面两门,大西门为“定边门”,后改称“聚秀门”,小西门在大西门北350丈,为“广川门”;北面为“拱极门”。
城门和箭楼之间用墙围起来,连墙带城门楼统一被叫作瓮城。瓮城的作用在于诱敌,然后杀敌,瓮城可以看作城门的防弹衣,如遇战争,瓮城与其上的箭楼就是保卫城门的坚固堡垒。即使敌人攻入瓮城,守军将士也可以居高临下,从箭楼与四周城头上,以密集高空火力围歼,将敌人“瓮中捉鳖”。
德州城门东西南北四座城楼皆是双层飞檐斗拱,各设有瓮城。最森严、最坚固的是朝阳门(南门),内城外门均为青砖砌成,瓮城内周80步,瓮城门与正门一线相通。而其他三座城门均有内径50步的瓮城,从正面是看不到城门的,拱极门(北门)的瓮城门朝东,长乐门(东门)和聚秀门(大西门)的瓮城门朝南。
德州古城南门外景
南门吊桥设在城外的护城河上,城上有起落架(绞关),城楼是守城将军的指挥部。瓮城的城墙较宽,还设有三义庙、关帝庙、白衣堂三座神庙。南门内外两侧是德州城主要的商埠,商铺门脸都靠近大街的街面上,可以说是德州城最繁华的地方。
北门城楼自设北极庙,供奉着“真武大帝”。前廊柱上有一副楹联,金字漆底书写“出三宫别六院修成玉体,入武当归正道练就金身。”
东门城门楼内正厅供奉神像,中间供神农,两旁为八位神像,俗称“八腊”神,每年腊月初八供奉祭祀,百姓祭祀这些神的目的是保平安幸福,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根据堪舆之理,长乐门为二十八宿的青龙位,所以就在护城河上修一座青石桥,名曰“青龙桥”。桥的位置在瓮城朝南的城门外,桥身是斜向东南方向,桥外设卡建关就是小东关村,乃为东门出入的必经之路。
大西门原名定边门,之后称聚秀门,意托“擢英聚秀”之名。城楼上供伏羲、神农、女娲三位神仙的三皇像。德州五门之中,唯大西门内有城门栓,置城门洞之内,为防御外患及运河决口而设。大西门门外是出入要道,是德州城商贸繁华之地,没有战争的年头一般不关城门,但每年七、八月汛期运河发大水时是必须关的。
广川门(小西门)为解决用水的问题而开,门内设水市,又称“水门”。德州建砖城之初,德州的行政机构及大多数居民都集中在城内西北角区域内,因城外是运河,取水很方便。小西门是没有城门的,旧时德州四门每至夜间十点就关城门,小西门便成为外出夜归的市民通道,因此也成为德州古城防御功能比较薄弱的地方。1937年,日军就用炮轰开当时已堵挡的小西门,致使德州沦陷。
城墙上的建筑
德州的古城墙上有两个特有的建筑,皆是德州知州孙森所建,分别是位于城墙东南角上的雁塔和位于西城墙上的振河阁。
德州雁塔,又称题名塔,凡金榜题名的德州籍的明、清两朝进士均刻名于塔碑之中。据说孙森来德州上任后,游览了德州城的名胜古迹,尤其对古老的城池非常喜爱,但是感到不足的是游人无山无高可登,于是便有了雁塔。
据记载雁塔是万历四十年(1612)所建。塔高约三十米,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第一层仅有一个面朝西的拱券门,门宽一米、高二米。塔基坐每面长三米,向上逐渐层层收缩,呈锥形外轮廓,顶部尖形圆顶。塔身每层外挑青砖短飞檐,檐下用青砖砌成斗拱,造型十分简洁轻巧。每檐拱有一风铃,每层交错开窗,以便登临者采光观望。塔刹顶端呈宝瓶状,上有七圈盘旋状铁杵一根。塔身内空简式结构,塔内设登道,仅有铁锔子钉在塔内的砖壁上,年轻人和体力壮的可以攀登,也仅是向上攀到五层。塔基是青砖所砌八角形台基,无“须弥座”,也无地宫。雁塔不同于其他宝刹,没有“相轮、圆光、仰月、宝盖、宝珠”等舍利塔所具有的塔刹装饰。塔身内外部自然、古朴,并无雕塑神像的佛龛、佛像、花草鸟兽等砖雕图案花纹。雁塔外表犹如一座重叠的楼阁,朴实无华,成为德州一景“雁塔夕照”。
振河阁,砖木结构,斗拱重檐,方筒瓦攒尖顶,四周环廊,廊内绕一周的红漆木栏杆。位于大西门(聚秀门)和小西门(广川门)之间的城垣之上,确切位置是广川门南100米处。该建筑是明万历四十年(1612),德州知州孙森为欣赏优美的运河风景所建,是登城观赏风景的好地方。为建阁特意将该段城墙加宽5米,长30米。城墙凸出,形成建阁平台。通过阁里面一层的木梯登阁,站在阁外扶栏面向西眺望奔流不息的大运河,从西南方向顺流而下;面向东尽览古城、街巷全貌,不胜美景尽收眼帘。
1946年6月德州解放后,古城墙陆续被拆除,如今德州古城墙仅剩下西北城角的一段遗址。虽然古城墙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逐渐消亡,但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忆,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综合产物,值得我们去好好研究。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