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 庆云县以党建带动土地规模经营 走出强村共富的发展路

9月6日,德州市“深化农村区域党建共同体建设”主题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庆云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伟介绍本县市区农村区域党建共同体建设情况。

近年来,庆云县坚决扛牢“共同富裕”重大政治责任,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共同体成立联合社、健全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有效解决了政府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好的难题,全县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1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三分之一,走出一条以党建共同体创建带动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强村共富的发展路径,也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了庆云力量。

庆云县坚持党建引领、抱团发展,强村共富的基础有力夯实。以党建统领全局、引领开路,把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组建52个党建共同体,成立52个联合党委,实现331个行政村全覆盖。联合党委书记全部由年富力强、热爱基层、经验丰富的乡镇班子成员担任,完善“五议一备两公开”议事机制,赋予联合党委“五项权力”,激活土地规模经营动力源。把党建共同体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每名县级党政班子成员帮扶打造1个示范党建共同体。创新成立由1名县直单位干部、1名乡镇班子成员、1名企业负责人、1名银行员工组成的52个产业发展帮扶组,实施政协委员企业与党建共同体“双联双助”行动,构建“全员帮、全程帮、全面帮”工作格局。以共同体为单位,实施引进一批优秀种植大户、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发现一批本土致富能手“三个一批”计划,储备各类人才600余人。

庆云县坚持土地流转、结对共建,强村共富的动能有力凝聚。研究制定合作社规范发展指导意见,纳入对乡镇、部门综合考核体系。连续4年举办农民丰收节,集中奖励土地经营面积广、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合作社,全县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253家,入社农户5000余户、耕地1.9万亩,累计发放奖补资金700余万元。开展党建共同体土地综合整治,推进“边角地整合、荒滩地复垦、盐碱地改良”3项行动,有效整理废弃坑塘、河沟沿岸和盐碱荒滩等3000余亩。把殡葬改革作为推动“小田变大田”的重要载体,以党建共同体组织融合带动治理融合,建设生态墓园、家族祠堂85个,腾出土地1200余亩。整合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立联合社,规模流转土地,对接庆裕、鲁供等农业龙头企业,引项目、壮产业,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吨半粮”创建等特色项目52个,实现了一体一社、一社一品。

庆云县坚持搭建平台、服务共享,强村共富的效益有力彰显。县级层面投资6000万元建设占地300亩的三农综合服务中心,辐射建成9处乡镇(街道)为农服务中心、52处党建共同体为农服务站,配套建设农产品交易中心、智慧仓储物流园、农村电商孵化基地,搭建县乡村全贯通、产供销全链条的农业服务综合平台,成功创建省级“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和国家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在全市率先发行相关政府专项债券1.88亿元,聘请专家对“吨半粮”核心区配套设施进行整体规划,完成2.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藏粮于技”,以党建共同体为单位打响“土地改良战”,采取暗管排碱排灌、秸秆精细还田、配方精准施肥、深耕深松等多项举措,让盐碱地上长出高品粮,实现生态、经济、土地利用三大效益。充分发挥共同体特色产业比较优势,打造“食在庆云”县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和唐小僧、庆云香、黄丘小米等12个共同体农产品品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可追溯体系,投资600万元建设智慧农业平台,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可监控、全环节可追溯,构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董天力 编辑|密霖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