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雪店
坐落于赵虎镇南部的小村庄,因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此避雪御寒而得名
史
海
钩
沉
赵虎镇南部,有一个古老的村庄——避雪店。它坐落在崇德七大道起点、北外环与滨德高速东出口交会处。
“避雪店”这个村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公元958年冬,赵匡胤领兵途经刘家店,天降大雪无法行军,于是便驻扎在此。雪止天晴,赵匡胤又率大军踏上了征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北宋建国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此避雪御寒,遂将刘家店改名为避雪店。
避雪店这个村名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由此名声大振。避雪店的精英们借势发展,并且依托老黄河码头优势,村庄规模不断扩大。据老人们回忆,避雪店往西是一条通向老黄河的卸货湾,宽百米,两旁全是平台,类似货场,在元、明朝代这里已经是货物集散地和物贸中心。因上世纪60年代初期开挖避雪店沟渠,现在只能见到卸货湾的零星残迹。
早年这里旱路交通十分方便,人来车往熙熙攘攘,通往东西南北四条大道,一条通往乐陵、无棣到海防,另一条通往惠民、北镇,尤其南京到北京的大道经过村里,更是一派繁忙景象。这里作为交通枢纽,是德州和吴桥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民间还流传着“先有避雪店,后有吴桥县”的说法。
由于交通发达,经济、文化迅猛发展,各地客商纷至沓来,江浙绸缎、衡水白干、山西染坊、临清酱菜等商家都在此投资创业,人口逐渐增多,“丰”字大街排列整齐,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日用百货、布匹、绸缎、服装鞋帽、药铺堂医、当铺钱庄等一应俱全。商贸的繁荣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酒店饭庄、旅馆和马车店有10多家,人来车往热闹非凡。与此同时,村庄四周建起了新的庙宇殿堂,南有娘娘庙,北有真武庙,东有玉皇庙、岳王庙和白衣庙,西有天齐庙。西街高台上还有个大庙群,内有佛爷庙、祖师庙、关帝庙、观音庙和华佗庙。
此外,避雪店还有东西南三座土地庙和两座家庙。张家庙坐落在村西南角,建于清乾隆年间,由朝廷六部出资为八府巡按张高亭修建,纪晓岚亲笔题写“郭伦堂”和“五孝忠廉”匾额,并赐有木雕镶玉屏风十副(均由张氏后人保存)。在家庙大门内左右两侧栽种着泰山大松柏两株,据说此松是泰山仅有的三株大松树中的两株,两侧是休息室和护院工住房,大殿前厦朱红大漆明柱两根,庙内供奉着已逝先人牌位。
在这些庙宇中规模最大的要数玉皇庙了。玉皇庙曾是一个恢宏的古建筑群,坐北朝南,占地五六亩,仰望门楣上方,“玉皇庙”三个大字赫然在目。
信步入内,门房两旁站立着二门神,威风凛凛,迎送着善男信女,又见庙宇巍峨,雄伟壮观。院内苍松翠柏枝繁叶茂,遒劲挺拔,蔚然成荫,十分庄重。山门内有钟鼓楼和东西配殿。大庙前厦两根朱红大漆圆柱上绘着金色盘龙,中间朱漆大门两侧是顶天立地朱红木质花棂。庙内正上方悬挂着金光灿灿的“玉皇大帝”匾额,中央两米多高的玉帝涂金彩像栩栩如生,两厢站立着神态各异的天兵天将,全身木雕彩塑形象逼真。庙内香火旺盛,官员、商人、平民百姓纷纷到此朝拜,祈福神灵护佑人寿年丰、全家安泰。
说到玉皇庙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在玉皇庙前后有两座古墓,后面百米处是裴丞相墓,1958年大跃进时,曾借深翻土地找过该墓无果而终。上世纪60年代集体浇灌耕地时,在玉皇庙前百米处的张中堂墓穴竟被冲了出来,而后被社员找到两块墓志铭。据记载,该墓主人是明故通议大夫、都察院副都御史张公。
随着历史演变,玉皇庙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只留下那些令人回味的深刻记忆。
编辑|于春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