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驰:以新技术、新模式、新思路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借势增智“驶”上高速路



最近一段时间,德州富路集团董事长陆付军特别忙,刚与上海的服务机构签订完合作协议,又到广州等地进行市场考察。“最近丽驰汽车获得新能源商用车整车生产资质,这意味着我们有了‘准生证’和‘通行证’,企业从‘游击队’变成‘正规军’,我可要抓住机遇加速发展。”陆付军说。

2011年,富路集团投资建设山东丽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新能源低速四轮电动车。自成立伊始,陆付军便决定以新技术、新模式、新思路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通过几年的坚守和努力,丽驰公司成为行业内首家上市公司控股企业,多项技术填补行业空白,去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23亿元,“丽驰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业内知名品牌。

摒弃“拿来主义”,以核心技术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它平衡了燃油车及电动车的优缺点,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降低了燃油消耗率。用户最大的体验是:省钱、省心、效率高。”7月2日,当走进山东元齐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时,技术工人正对即将销往江苏的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进行质量检测。谈及新产品性能,公司副总经理邢爱彬高兴不已。

续驶里程短、电池寿命短、充电困难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三大难题,虽然业内同行多年来一直不懈努力但收获甚微。自主研发将投入大笔资金且收益是未知数,购买较为先进的动力系统进行组装不仅附加值低还被上游企业牵着鼻子走,在丽驰公司成立之初,陆付军也曾为此懊恼不已。经认真思索,他意识到必须摒弃“拿来主义”,以核心技术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2016年5月,富路集团成立元齐新动力公司,为电动汽车研发、设计、生产智能混合动力系统集成、铅酸电池管理系统集成等核心部件。经过近2年的努力,自主研发的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改变了低速电动车电池使用寿命短等业内难题,结束了铅酸电池没有管理系统的历史,还具有节能、静音等优点,开启了新能源低速电动四轮车混动新时代。目前,丽驰公司成为行业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使用量超过2万套电动车混动系统的企业。

通过近两年的研发,集团已开发出保姆式电池管家、智能互联系统、混合动力系统等5大核心系统。一款款新产品的问世,让丽驰新能源汽车一次次赢得市场话语权。今年富路集团又投资建设了新能源汽车研发实验中心,建成后可完成100多个项目的检测,将进一步夯实丽驰公司在业内地位。

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以开放心态谋求合作互利共赢

2015年7月14日,A股上市公司隆鑫通用向丽驰公司注资3.78亿元,占据其51%的股份,整合优质资源,共同拓展市场。“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只有高效整合各类优质资源才能推动企业长足发展。”当记者问及为什么要拿出这么多股份进行合作并放弃绝对控股权时,陆付军如是说。

丽驰公司成立之初,也曾饱受资金困扰。为占据更大市场份额,为实现快速发展,丽驰公司决定与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资合作。通过隆鑫通用注资,不仅让企业获得充足的资本活水,通过高端前沿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引进,有效促进了丽驰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去年7月,隆鑫通用决定将旗下的“瀛川”牌专用汽车整车生产资质转让给丽驰公司。丽驰公司将九衡抗衰减BMS电池管理系统、智能三核混动系统、智能充电曲线等三大核心技术应用在专用汽车整车研发生产上,让高品质产品引领行业发展。

合作带来共赢。跳出原有“一亩三分地”,丽驰公司赢得更大的市场,走出一条转型升级新路子。尝到甜头的陆付军,在2015年11月又将丽驰公司与北汽集团云南瑞丽汽车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行产品转型升级,推出智能电动汽车和数个关键技术系统;与全球第四大发动机设计公司——韩国蓝星集团合作,合作生产发动机及其电喷系统ECU,进一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

发挥平台效应、对接优质资源,以大视野布局大市场

日前,丽驰车业有限公司与什马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什马金融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领域的消费金融公司。根据协议,丽驰公司将借助什马金融2000多个销售渠道进行线上线下销售,届时年销售收入将增长50%以上。同时,借助平台进行融资服务,为企业筹集更多发展资金。另外,与上海智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通过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打通快递行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陆付军表示,未来不再有公司,只有平台。在平台时代,支撑企业发展不是拥有多少资源,而是可以支配多少资源。根据未来平台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效率越来越高的现状,他决定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和研发,并以此为最优势的资源进行对接战略合作,通过平台让企业实现新的跨越。

陆付军坦言,打败自己的不是对手,颠覆自己的不是同行,甩掉自己的不是时代,而是自己的传统的思维和相对落后的观念。目前,富路集团再投资20亿元,在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实验中心、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的同时,上马5万台商用新能源整车生产项目,届时将年新增销售收入30亿元。他表示在做好主导产业的同时,深入把握发展趋势、主动迎合市场变化,与更多新型平台进行全面合作,以大视野布局大市场。

记者|张志宁 通讯员|杨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