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生产模式使得产品质量及生产流程更加稳定,产品合格率大幅增加,目前车间采用物联网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等信息技术和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连续化生产,生产周期缩短22%,劳动生产效率提高40%,资源利用率提升5%,可实现年度降本增效200余万元。”12月15日,谈及技改带来的变化,山东宇影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正俊兴奋地说。
在位于临邑县的山东宇影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年产10万张激光电视屏幕菲涅尔透镜项目车间,工人正开足马力抓紧生产。与以往不同,新项目不仅告别了过去生产线产品单一、产品精度不高的问题,还大大降低了人工检验强度,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这一降一提,得益于公司投资2.6亿元,引进先进的激光切割机、数控车床等智能设备,并在智能化车间进行物联网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等信息技术与控制系统升级改造。

积极谋求技改的宇影光学仪器只是临邑县技术改造大潮中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县围绕德州市“541”产业体系,按照“一切围绕项目、一切服务项目”要求,制定实施《临邑县新型工业化强县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做强绿色化工、新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按照“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思路,实施“百项技改,百企转型”计划,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实现重点突破、扩容倍增。目前,在临邑,技改项目己成“领舞”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抓手”。
“我们面向全县200余家企业征集技改需求,整理出自动化技改、智能化技改、绿色化技改以及融资需求138项,向服务商、金融部门推荐,解决技术、融资难题,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今年以来,全县共实施100个县级工业重点技改项目,总投资280亿元,预计年可完成投资60亿元。”临邑县县长崔磊说。
山东鲁晶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工贸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端绿色精细化工企业。公司烯烃用给电子体系列产品和表面活性剂系列产品拥有核心技术,可替代进口且部分指标优于同类进口产品,目前已在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等企业应用,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产品还远销韩国、日本、印尼、伊朗、沙特等国家和地区。得知该公司启动1万吨/年给电子体、表面活性剂及氯化产品等精细化学品整体搬迁升级改造项目的消息后,临邑县工信局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助力项目顺利推进。“感谢县里的大力支持,让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公司总经理张广山说,“项目主要建设分析及研发中心、控制中心、生产车间、成品及材料库等,达产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丙烯聚合用给电子体生产基地。”

通过实施技改,全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效益不断提升,高端装备、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全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今年1至10月,工业技改项目纳统41个项目,完成投资28.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6%、74.2%;制造业技改项目纳统39个项目,完成投资24.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70.8%,制造业技改投资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我们将持续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资,把技改资金投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领域,投向产业基础的薄弱领域,投向企业数字化建设和设备更新领域,投向更能满足企业发展、市场所需、产业转型的领域,让有限的技改资金真正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速推动全县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临邑县委书记张旗表示。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程元金 孙亚奇 编辑|高玉梁
审核|冯光华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