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信贷支持1.3亿元 | 庆云农商银行金融助力新市民“落地生根”

庆云农商银行作为地方经济发展主力军,聚焦新市民安家、创业、消费等多方面需求,通过产品创新、巧用政策、银政融合等多种形式打造特色金融服务方案,切实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帮助他们在城市立脚扎根。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投放新市民系列贷款1.3亿元。

产品创新
帮新市民实现“安居梦”

“真是太感谢农商银行了,为我解决了购房、装修‘一条龙’资金需求,这样就可以让爸妈带着孩子一起来住,真是太好了!”王涛感慨地说。

河南人王涛在庆云打拼多年,今年在庆云农商银行申请“新市民购房按揭贷”购买了新房,但在新房装修上遇到了资金问题。该行客户经理在回访时了解到该情况,上门调查核实后为其发放了10万元“新市民安家贷”,帮助王涛解决了装修新家的资金难题。

为满足新市民客户群体多方面资金需求,庆云农商银行及时调研整理需求清单,主动对接开发商、建材市场管委会等相关单位,创新推出“新市民购房按揭贷”“新市民车位贷”等系列贷款,满足新市民安家及衍生消费需求,利用朋友圈、公众号等线上媒体渠道,做好宣传,实现贷款预约式服务;同时对机关事业单位、优质企业等新市民客户群体集中对接,依托“公积金e贷”“慧德e贷”,实现信贷流程线上化。截至目前,累计投放新市民系列贷款384户,金额5460万元,累计发放纯线上贷款246户、金额3210万元。

巧用政策
为新市民打开“致富门”

今年46岁的李新刚经营着一家超市,从农村到县城,打拼几年已小有成绩,但门市房租、日常备货等常让他资金紧张。在了解到他的贷款需求后,庆云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仅用3天时间,就为其发放了20万元“新市民创业贷”,帮助他在城市中站稳脚跟。

针对新市民创业客户群体资金短缺的情况,庆云农商银行对原有的新市民清单再次细化分类,筛选新市民创业群体清单,并电话回访,逐一对接,结合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省农担公司的政策优势,加大“新市民创业贷”“退役军人创业贷”等政策性贴息产品推广力度,解决新市民融资贵的问题;同时针对新市民客户群体在融资过程中无抵押物、难找担保人的痛点,主动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接,通过“政银担”合作的模式,推广办理银担“总对总”业务,解决新市民融资难的问题。截至目前,累计投放新市民创业系列贷款78户、金额1560万元,累计投放银担“总对总”业务32户、金额2460万元。

银政融合
助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

“从老家进城后,对新环境不熟悉,多亏有了农商银行的移动金融服务队,在家门口就把业务给办了。”赵洪岐拿着社保卡,操作着手机银行,笑得合不拢嘴。针对新市民白天忙于上班、无暇到营业网点办理业务的困境,庆云农商银行移动金融服务队开展错时营销,利用下班、周末时间,深入社区、村庄,为新市民办好每一笔业务。

庆云农商银行积极对接人社局、热力公司、供水公司、学校等单位,对县域新市民需求进行摸排,建立动态跟踪台账,以驻点办公为支撑,瞄准“社区+村庄”渠道,双线发力,不断完善水费、燃气费、学费等代收代缴服务,主动融入社区治理,在新市民集中生活区提供社保卡开立、现场代收代缴、线上贷款办理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同时持续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优化网点布局,设定服务老年群体“绿色通道”,为新市民老年客户群体提供定制化、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切实增强新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在新市民集中生活区驻点办公243次,上门服务32次,累计代收取暖费786笔205.9万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杨光艳 见习记者|陈锟 通讯员|张杰
编辑|陈锟
审核|张燕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