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江浙效率” 嫁接“江浙模式” | 平原:以最强大脑开展“双招双引”



7月24日至26日,平原县党政考察团在浙江、江苏两省的创业小镇、双创园区、上市公司密集展开了现场学习,县委书记王洪霞边走边给考察团成员抛出问题,让每位同志围绕如何更高质量的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丰富好“脑矿”。


在所走过的江浙两省五个区县,平原人深深感受到:“新时代”已经深深镌刻在这里的街头巷尾和干部群众心中,“高质量”真正成为了这里的最强音,一路考察中到处洋溢着浓厚的创新氛围,高端人才是先进发达地区的最大生产力。平原党政干部深深意识到:干事没有理由,不干事才有理由;打一百口浅井不如挖一口深井,只撸袖子不迈步——等于零。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新思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发达地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定力探索来的,是优秀干部和高端创业人才“滚石上山”开创出来的。




13个考察点,每一个都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教材”,不管是当地干部的敬业形象、还是他们大气厚重的城市规划,不管是他们引领时代潮流的“高新特”企业、还是他们用互联网物联网开创的新商业模式,都标注着“新时代”的鲜明烙印。浙江和江苏给人的印象,他们不仅仅是全国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开路先锋”,更是彰显“四个自信”的搏击者、奋进者、领航者。


德清县从里到外透着一股子“潜在动力”,在改革发展中不怕“事大”,小小县城多次承办国际性会议。他们先后13次入选全国百强县,“国字号”荣誉称号近20个,是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块状经济”是这里县域经济的最大特色,数控装备、通用航空、涂装建材、地理信息、港航物流、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产业集群发力,2017年财政收入增长15%。


嘉善县“接轨上海”好戏连台,他们首推“零审批制度”,设立上海自贸区(嘉善)项目协作区,在上海大虹桥核心区设立沪嘉协同嘉善中心,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栖息地,50亿元跨国项目快速成长,引进“国千”专家46名、“省千”专家24名,“精英人才计划”项目已达25个,建成了“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生人员联谊会)海归创业学院”,高速推进了机器换人、无人机研发等“四新”经济。


苏州工业园“国际范”十足,科技载体超过600万平方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0多个、国家级创新基地20多个,集聚重大科研院所18家、中外高等院校29所,牛津大学先进研究中心、哈佛大学韦茨创新中心、培东纳米技术联合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近500家,百度、华为、苹果、微软等都在园区设立了研发中心或产业基地。苏州工业园已拥有“国千”人才149人,上市企业达18家,区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超1800亿元。



平原县委书记王洪霞认为:前一段时间各地的“抢人大战”,有的发见习补贴、有的发技能补贴、有的推出购房补贴,用发“红包”的方式招揽人才。可是,这次我们通过深入看江浙,看到了“人才流动是有规律性的”,仅靠补贴、户籍等优惠政策,不足以支撑人才聚集和发展。实践证明:哪里有效率,人才就会流向哪里!江浙发达地区的“人才现象”,背后是他们超前进行的“放管服”改革,人才来到这里能够切身体会到高效的政务服务,是人才流入的关键所在。探究我们当下如何展开高质量“双招双引”,必须加快改革,改出“洼地效应”。



学浙江、看苏南,平原“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怎么干?王洪霞说:既要“腾笼换鸟”,又要“暖笼育鸟”,平原在新一轮发展大潮中有很足的信心。信心一方面来自我们的优势,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德州已经上榜,德州与北京、天津近在咫尺,已经划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这个机遇千载难逢,要学习嘉善和苏州经验,当好“接轨北京”的先行者,创造“科研在北京、转化在平原”新模式,我们的科创空间和人才办公要设在北京、天津的写字楼里。信心另一方面来自我们的已有基础,平原去年以来坚定不移开展“腾笼换鸟”,清理低效用地3000多亩,这是一笔巨大财富;盘活僵尸企业10余家,3家传统骨干企业“整体搬迁式”转换动能,引进“京字号”企业6家,这些初步成绩证明,我们“双招双引”的空间还很大、潜在机遇有很多。



短短几天的考察,现场听、现场看、现场记,眼前的“美景”、江浙地区前进脚步的声音,一锤锤敲打着平原考察团成员们的心脏,很多同志“脑袋里的围墙”这次被彻底推倒了。学习归来后,平原县委、县政府将立即召开全县“双招双引”推进大会,一场新的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做优总量、创新发展的大幕全新拉开,学习“江浙效率”、嫁接“江浙模式”、引进高质量项目、招揽高层次人才,很快会成为平原的重头戏。

金吉鑫 何德峰 张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