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对流天气过后,倒伏的苗木去哪儿了?

市城管局园林绿化服务中心苗圃作业区,工作人员正有序地进行树枝分拣。伴随着粉碎机的阵阵轰鸣,粗壮的树枝被连续投送入进料口,瞬间便被吞噬、粉碎,化为细碎的木屑。

“近期,强降雨伴随大风导致多条主干道、公园绿地内不少树木折断、倒伏,这些苗木被清理后运送到这里,我们根据原料类型和用途进行分拣、粉碎加工处理,3cm以下的枝叶粉碎后进行堆肥,3cm以上的树枝粉碎染色后制备有机覆盖物,还有一些粗壮的树干可以做成景观艺术小品。”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庞英博说。

这些木屑经约40天的堆肥腐熟后,便可转化为优质的有机基质。该基质安全系数高、有机质含量丰富且微生物活性强,能有效提升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绿化改造与土壤改良工程。此外,将其作为有机覆盖物使用,不仅能增强景观节点的美观度,还可用于冬季裸露土壤的覆盖,为冰冷的冬日街头增添一抹灵动温暖的色彩。

取之园林,用之园林,这些被修剪下来的枝条不再是无用的废弃物,而是将以“自然降解”的方式,带着阳光雨露的滋养重返土壤,化作培育新绿的养分。这不仅是“落木化土”的朴素循环,更是现代园林践行低碳理念的生动实践————它让园林的每一份资源都物尽其用,让生态的脉络在“取”与“还”的平衡中持续流转,让绿色不仅停留在眼前的葱郁,更扎根于可持续的未来。

德州日报新媒出品
编辑|石秀秀 通讯员|纪晓娜 蔡亚南
审核|王秀青 终审|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