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这片因大禹治水而载誉千年的沃土,镌刻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密。如今,这座以“实干”立城的城市,将大禹精神内核深度融入教育事业,以战略远见破教育难题,以惠民初心固育人根基,以创新智慧激发展活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引活水、育良田”,奋力书写“学有优教”的民生答卷。
禹城市第一中学新校区效果图
战略引领:以“大禹之志”系统谋划,构建教育治理新格局
禹城市以高远视野和系统思维,先后制定《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实施意见》《推进教育“双创”十条举措》及《“一校一案”化解方案》等一系列政策蓝图,构建起目标清晰、责任到人的推进体系。通过定期调度、清单管理,确保各项任务如“导水入渠”般精准落地,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堤坝。
资源扩容:以“夯基导流”之策,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禹城市近年累计投入6亿元,新改扩建城区学校10所,新增学位2万个。今年投入9000万元修建运动场、智慧教室,翻新校舍17万平方米,新增篮排球场上百个。新一中、解放路中学等一批重点工程稳步推进,4所小区配套幼儿园陆续投用,公办优质资源持续“开源扩渠”,“美丽校园”成为禹城新景。
学生在劳动中感受乐趣
改革创新:以“疏浚智慧”赋能,激活教育内生动力
禹城市大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小学“乐考”改革,相关经验获省级特等奖并推广。课堂教学深度变革,“大单元教学”“分层教学”广泛推行,育人方式更科学灵动。数字化转型步伐强劲,投资500万元建成11个创客教室,配备3D打印机、机器人等设备470台套,开设人工智能班级62个,惠及学生3100人。实验小学、齐鲁中学获评“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智慧教育清流涌动。职普融通深入推进,8个专业开展五年制高职教育,“3+4”中本贯通试点稳步实施。与企业共建冠名班、订单班6个、实训基地5个,毕业生就业率98.5%。
朝气蓬勃的小学生
强师铸魂:以“躬耕奉献”为范,锻造教育铁军
禹城市两年来引进各类教师300余人,师资结构持续优化。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专项培训超百期,参训8600人次,外聘知名专家开展高端研训16场,扎实推动城乡教师有序流动,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师德师风建设蔚然成风,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凝聚起爱岗敬业、务实奉献的育人共同体。
五育并举:以“疏川导滞”之智,培育时代新人
禹城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扎实推进“五育并举”。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成立教研共同体12个,开展教学研讨90余场。体育美育全面强化,“阳光体育2小时”有效落实,每年举办各类联赛、艺术展演超百场。建立体质健康监测机制,学生体质合格率、优秀率稳步提升。劳动教育蓬勃开展,每年组织劳动实践200余场,参与6.5万人次。3所学校获国家级荣誉,2项科技成果获省级奖,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显著增强。
安全护航:以“固堤防险”之责,守护成长蓝天
禹城市投入近300万元更新视频监控,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配备专职保安近400名,全面落实24小时值守。联合多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90余次,举办各类安全教育300余场,发放安全手册7万余本、致家长信20万份,全面筑牢安全防护网。获评“山东省学校安全工作突出集体”,2所学校被评为省级平安校园示范校。
禹城市解放路中学效果图
禹城市正以教育之力厚植发展优势、以惠民之心书写时代答卷,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禹城市版面赏析
▼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金刚 通讯员|王勇 编辑|张丽娜
审核|滕璐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