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中医院:孩子吃得多却不长肉,小儿推拿饮食双调理 “胃强脾弱”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困惑:自家孩子饭量不小,零食也没少吃,可就是不长肉、气色差,还总爱闹肚子或便秘。其实,这很可能不是孩子“吸收不好”那么简单,而是中医里常说的“胃强脾弱”在作祟。今天就带家长们搞懂这个育儿常见问题,以及如何用小儿推拿和饮食调理帮孩子改善。

什么是 “胃强脾弱”?

“胃强”指孩子的食欲旺盛,胃口好,想吃也能吃;“脾弱”则是说负责消化吸收的脾脏功能偏弱,吃进去的食物没法被充分转化成身体需要的营养,相当于“入口的食物没被好好利用”。

胃强脾弱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1.体型消瘦,抵抗力差:营养吸收不好,孩子体重偏轻、个子长得慢,还容易感冒、发烧,稍微天气变化就生病。

2.肚子胀,大便不正常:吃进去的食物消化不了,堆积在肠道里,孩子会喊肚子胀;有的孩子大便干硬,像羊屎蛋;有的则腹泻,吃啥拉啥,大便里还能看到没消化的食物。

3.精神差,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得不到足够营养,孩子容易疲劳、没精神,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和玩耍。

4.嘴巴有异味,舌苔厚:食物在肠道里发酵,孩子嘴巴会有酸臭味,早上起来更明显;舌头伸出来,能看到厚厚的白苔或黄苔,摸起来黏糊糊的。

推拿健脾,在家就能操作的几个关键手法

1.补脾经

定位:孩子手掌内侧,拇指末节螺纹面(从指尖到指根的区域)。

操作:家长用拇指指腹,从孩子拇指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重复100至300次。

作用:增强脾脏运化能力,帮助营养吸收。

2.清胃经

定位:孩子手掌外侧,拇指掌根到腕横纹的区域(靠近拇指侧的一条直线)。

操作:家长用拇指指腹,从孩子腕横纹向拇指根方向直推,重复100至200次。

作用:缓解“胃强”导致的食欲过旺、积食、腹胀。

3. 推四横纹

定位:在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四指并拢左右推之,称推横纹。

作用:推四横纹可理气消胀、促进消化,缓解腹胀不适。    

4. 摩腹

定位:在腹部。

操作:患儿取仰卧,用掌面或四指顺时针摩之,称顺摩腹。

作用:顺时针摩腹能促进肠道蠕动,帮脾 “运输” 营养,缓解腹胀。

5. 揉足三里

定位:外侧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以拇指端揉之,称为揉足三里。

作用:足三里是 “健脾小能手”,能增强脾胃功能,让孩子慢慢长肉。

饮食调护:“吃什么” 比 “吃多少” 更重要

1.少给零食,定时定量吃饭:胃强的孩子总喊饿,家长别让零食、饮料填满肚子。正餐定时吃,每餐间隔3至4小时。

2.多吃健脾食物,少吃伤脾食物:多吃山药、南瓜、小米、莲子、芡实等食物,可以煮成粥、蒸成泥给孩子吃;少吃油炸食品(如炸鸡、薯条)、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冰水果)、甜食(如糖果、蛋糕)。

3.吃饭要 “细嚼慢咽”,别追着喂:孩子吃饭时,让他自己吃,一口一口慢慢嚼,别催促 “快点吃”;追着喂、边玩边吃会影响消化。

4.每餐 “七分饱”,给脾胃留余地:胃强的孩子容易吃撑,家长要控制量,每餐吃到七分饱就行。比如平时吃一碗饭,先给小半碗,吃完再添,避免撑坏脾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王琰 编辑|张丽娜
审核|滕璐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