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 | 数字化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 武城向“数”而行释放发展活力

7月27日,走进武城县鲁权屯镇的隆达空调有限公司车间,智能化机械臂正在紧张作业。机器完成件数、工作状态、工作时长等数据信息通过数据采集设备传输至工业互联网平台,后台管理人员可根据各自权限进行察看。

“数字化改造后,设备运行数据实时监控,每台机器运行情况实时掌握,实现了从设备控制到生产运营的数字化管理,大大降低了各环节之间的交流调度精力。”隆达公司技术负责人胡树中说,从客户需求到生产、销售、后勤等全流程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完成,这得益于浪潮集团专家团队的指导帮助。

今年,武城县开展了数字赋能专项行动,借助“21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机遇,对接浪潮集团,建立了德州浪潮数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隆达公司也因此获得了专家“一对一”指导的机会。胡树中说,在专家的建议下,企业购进了30台数据采集设备和4台生产设备,融合了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全面改造升级,生产效率提升10%以上。

“为企业精准打造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并带动更多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转型,以制造业数字化重塑传统产业竞争力,是我们开展专项行动的根本目的。”武城县副县长魏凯章说,借力数字赋能,武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助推企业打造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实现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

德州玲珑轮胎有限公司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企业数字化生产车间,生产全过程实行智能管控,密炼、压出、裁断、成型、硫化、检测等工序技术均实现了产品全过程物料防错与追溯。“我们每年都会购进智能化设备。比如2021年引入的智能化生产线,使生产效率提高30%、不良率下降50%,能源利用率提高15%。”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朱桂福介绍。

以数字经济抢抓发展机遇,推进传统产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目前,武城县已有2家企业获批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4家企业成功完成两化融合贯标,3家企业实现DCMM贯标。预计年底前全县数字化产值可达2000万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志冕 通讯员|李淑冉 张涛 编辑|高玉梁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