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委书记王玉东:稳健前行求突破 塑造优势攀高峰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市委十六届六次全会精神

稳健前行求突破 塑造优势攀高峰

□平原县委书记 王玉东

平原县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锚定“打响六大品牌、建设幸福新平原”目标,扎实苦干、稳健前行,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贡献平原力量。

坚定不移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县。一是抓产业。对农副产品深加工、绿色化工两大产业精准供给要素,靶向施策用力,打造平原标志性产业品牌。二是抓企业。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力争今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瞪羚和单项冠军企业15家以上。三是抓数字经济。依托数字科技中心建设,围绕锂电池、信息技术等数字产业大力引进一批关联项目,推动“弱链”变强、“短链”延长,加快打造中国北方首个县级行为节能示范区。

坚定不移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是扛牢“粮食安全”大旗。扎实开展“领导干部指挥田”“百万奖粮王、助力吨半粮”等活动,加快18万亩“吨半粮”核心区向全域辐射。二是扛牢“农业强县”大旗。加快推进军粮二期、煋熠食品等农业龙头项目建设,进一步延伸玉米深加工、啤酒、休闲食品三大食品产业链。三是扛牢固“城乡融合”大旗。加快桃园街道、恩城镇、张华镇等省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规划建设,持续推进“双镇百村”建设。深入开展“八清零一提升”行动,常态化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更加美丽宜居。

坚定不移扩大有效需求。一是加快“三大平台”建设。始终把开发区“二次创业”、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恩城再突破”作为振兴平原的“头号工程”,抓好同福三产融合、中白航天、科技孵化共享园、深圳(平原)光电产业园等各类项目建设,确保“三大平台”今年实现“大变样”。二是增加有效投资。紧盯上半年34个省市重点项目,落实领导干部帮包机制,“一项目一台账”推进,力争实现更多投资量和形象进度。三是激发消费潜能。抢抓夏日经济,再推出一批促消费政策,培养拉动消费新动力。依托“两河牵手”廊道,再承办国际徒步大赛等一批高规格体育赛事,举办一批精品文旅活动,不断激发消费潜能、释放内需潜力。

坚定不移激发创新创业动能。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行“一码验收”“零增地”等审批模式,擦亮“原满办”金字招牌。用好“码上监督”智慧平台,实现公职人员全覆盖,营造尊商、亲商、爱商、惠商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大双招双引。继续用好“平原和您赢未来”品牌,开展双招双引“九大行动”,让更多项目、人才纷至沓来。三是扩大对外开放。快速推进德郓高速、高武高速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四通八达交通路网。充分发挥德州国际陆港就地办单、港口前移和集聚要素三大优势,拓展外贸发展空间。

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一是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统筹抓好教育、就业、医疗服务等工作,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二是让群众幸福感更可持续。拓宽“平原好人”新风公益基金使用路径,助推共同富裕,弘扬新风正气。持续抓好“3+N”城市组成要素管理,常态化推进“车头向前、树木修剪、门前五包”,加快推进S323平原段改建,让平原这座城市更加靓丽,群众生活更加幸福。三是让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充分发挥社情民意大走访、网上诉求办理、“三联帮包”、“市民热线”等平台作用,常态化推进十大底线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守稳守牢一排底线。

坚定不移抓实自身建设。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开展好党组织领办幸福食堂、红色物业、社会大救助等服务项目,完善“三联帮包”“四下基层”等机制,让每个党支部都成为坚强堡垒,让每名党员干部都成为先锋模范。二是推进干事创业。把问题导向融入事业发展方方面面,用好“11710”推进机制,推动各项任务高效落实。三是锤炼干部队伍。深入开展“四双”全员谈心谈话,打通倾听诉求、教育干部、了解班子的渠道。全域推进机关自身建设,在改革发展、安保维稳一线展现平原“一件事、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的团队风采。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志冕 编辑|张晓航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