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22日15时44分
将迎来大暑节气
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
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于公历7月22日—24日交节,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

二候土润溽暑
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
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时节,因湿气积聚而时常大雨滂沱,经常有大的雷雨。

大暑农事
虽然大暑天气闷热,但对于我国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来说,此时正是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抢收、抢种时期,正所谓“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早稻要在大暑后期风雨到来之前收割,以确保产量,也为晚稻的生长留出足够的时间。
农事有古谚“大暑不暑,五谷不起”“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如果大暑天气不热、降水量不足,庄稼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大暑习俗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人们会建造一艘仿古的小船,并在特定的日子将其运送至码头,进行祈福仪式,随后被渔船拉出渔港,在大海上点燃,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平安健康。

晒伏姜
晒伏姜源自我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待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喝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村里人会在村口凉亭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喝暑羊
大暑这一天,人们会喝羊肉汤来祛除体内的湿气和积热,同时排出体内的毒素,有益健康。这一习俗在山东一些地方尤为流行,特别是在枣庄市,大暑这天,市民们会到当地的羊肉汤馆享用羊肉汤。
此外,喝暑羊的习俗还与一个传说有关,即春秋时期范蠡在山东鲁南地区隐居时,通过喝羊汤治愈了体弱多病的自己,这个故事也为喝暑羊的习俗增添了文化色彩。

大暑养生
夏季养生 祛暑先养心
炎热天气不仅会使人感到身体疲劳、食欲下降,还经常会使人“肝火”妄动,表现为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焦躁易怒等,这种现象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症”,俗称“情绪中暑”。夏季祛暑养生要突出“心静”二字,注意多休息,尽量减少夜生活。
养心避湿 以膳食为先
大暑时节,肠胃消化功能较为薄弱,饮食以清淡为主,不可多吃肥腻、辛辣、煎炸食物。除了多喝水、常食粥、多吃新鲜果蔬外,还可适当多食用些清热、健脾、利湿、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莲子、百合、薏苡仁等,荷叶、冬瓜、西瓜、绿豆等。

养阳宜动 疏气通经络
《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大暑阳气生发,可适当去户外运动,运动之后使毛孔张大,可将相当一部分的病邪通过“微汗”的方式发散出去。晨间及傍晚慢跑、快走、做早操、高抬腿、跳广场舞等是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的运动,年纪稍长的人群推荐太极运动、练八段锦、桩功,有补元气、强筋骨、开合枢机之效。
大暑诗词






暑气至浓,万物盛极
愿你历经夏天的苦热
依然坚定地憧憬远方
过好每一个炙热的日子
让最好的时光不留遗憾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综合网络 编辑|梁思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