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特色体育名城建设集成改革的引领下,活动有场所、健身有器材、运动有指导正成为德州居民生活的新常态。”8月20日,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如民介绍。近年来,德州坚持全链发展、全员健身、全民赛事、全域融合,打造了“以产引赛、以赛促建、以建带消、以消助产”的体育发展生态。

15分钟健身圈
“圈”出幸福半径
初秋的德州,天高云淡。驱车从滨德高速乐陵收费站驶出,沿着汇源大街一路前往城区。“这条路被乐陵人称为体育文化大街,泰山体育、友谊射箭、奥林匹克公园等都集中在这条路两侧。”乐陵市教体局工作人员介绍,“汇源大街与云红大街加上东西走向的盘河,一横两纵贯全城,构建起了便捷的健身圈,极大满足了群众的健身需求。”
今年3月,我市印发《2024年市政府民生实事事项“提质15分钟健身圈、活跃基层群众文体活动”细化分工方案》,截至6月底,全市新建市民运动球场154片,12个县市区完成新建智能健身路径任务。
德州市体育公园游泳馆自今年6月开放以来,日均接待游泳爱好者1000多人次。作为市体育公园北侧“五馆”之一,游泳馆的建成投用是我市体育设施建设日趋完备的缩影。近3年来,德州新建、改扩建体育场所20余处。
我市还统筹利用闲置空间资源建设体育设施,打造全民智能健身新场景。“以德城区为例,今年的四小地块建设以年轻活力、青春运动为主题,打造多功能综合型运动公园体系。”市自然资源局城市规划科副科长孙朋介绍。目前,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61平方米,远超《“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出的2.6平方米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目标。
群众赛事丰富多元
体文旅融合更深入
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赋予城市更多活力。今年4月,我市举办的“两河牵手”户外运动嘉年华成功探索出“体育+文旅+消费”新模式,将体育赛事、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多种元素融为一体。变赛事“流量”为经济“增量”,各县市区注重强化体育消费创新场景培育,分别推出乐陵千年枣林骑行、宁津蟋蟀欢乐谷滑雪等一批精品体育旅游线路,打造陵城鬲津湖、武城四女寺风景区等一批户外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体育消费创新场景日益丰富。
市文旅局产资科科长黄芳表示,我市抓住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以“两河牵手”连通廊道沿线为重点,打造了一批“体育+旅游”消费场景,发展拓展训练、体育研学等休闲体育旅游业态。 推动旅游与体育深度融合,积极举办音乐节、露营节、龙舟赛、垂钓赛等特色活动,助力特色体育名城建设。
积极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吸引游客跟着赛事去旅行、去消费。今年6月至7月,平原县举办的全国体院杯篮球联赛,带动客流量10万余人,拉动消费1200余万元;山东省首次举办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就将花样跳绳项目放到德州,吸引华东五省一市16支代表队300名运动员参与。近两年,全市开展各类赛事活动千余场次,拉动“吃住游购”等各类消费产值近90亿元。
人才培养体系健全
竞技体育起势向好
近年来,我市将发展竞技体育作为特色体育名城创建的重要一环。
8月15日至17日,在2024年山东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暨山东省中小学生体育联赛田径比赛中,我市运动员斩获6金3银6铜,取得团体总分第四名的成绩。
作为全市竞技体育发展的主阵地、主力军,市体校建立起“市、县体校+体育特色学校+社会力量”相贯通的竞技人才培养体系,助力我市竞技体育起势向好。
2023年以来,该校代表德州参加省级体育赛事共获金牌18枚、银牌17枚、铜牌15枚。输送运动员蒋灿获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女子56公斤级铜牌,李肖巧获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女子4×400米接力金牌,王吉轩获第27届亚洲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U15男子团体金牌、男子单打金牌。2023年12月,市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传健介绍,为推进竞技体育发展,我市还大力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事业。目前,全市市级体育协会达51个、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达18个,体育社会组织年均举办赛事活动超过200项次。
利好政策叠加
百亿体育产业崛起
我市把发展体育产业作为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培植力度。目前,全市体育产业企业已突破2000家,总体规模超过400亿元。《德州市特色体育名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制定7条主要措施、21项行动路径,绘制体育产业链“四图四表”,以“链长制”推动工作落实。《关于推进特色体育名城建设“十项重点任务”的意见》更是把体育产业发展摆在“十项重点任务”的前列。
我市还建立了市级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库,加大产业集群培育力度,引导集群错位发展。积极开展科技项目攻关、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全市规上体育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连续5年超5.5%。
乐陵市依托泰山体育等骨干企业,形成了竞技体育产业集群;宁津县依托迈宝赫、宝德龙、大胡子,形成了室内商用健身器材产业集群;庆云县依托世纪星文体等企业,形成了场馆健身路径体育器材产业集群。其中,乐陵市竞技体育产业集群、宁津县室内商用健身器材产业集群先后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乐陵市的竞技体育产业集群连续多年为奥运会、世锦赛等大型赛事供应体育器材,销量占国家级赛事市场份额90%以上;宁津县的室内商用健身器材产业集群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我市现已拥有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6个、中国健身器材生产基地1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10个,是全国最重要的体育装备器材生产基地、山东省唯一的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郑惠 通讯员|李禄超 编辑|唐志梅
审核|李艺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