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德现代冷链物流园区是德州交投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三大物流园区之一
10月17日,海尔(禹城)日日顺智慧物流科技产业园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8个智能仓库正陆续投入使用,全力满足“双11”期间物流配送需求。“今年的物流单量预计比去年同期增加30%,所以项目提前启用了1、2、3号库来进行货物储备,剩余5个仓库正在加班加点进行安装作业,确保在10月底全部完成交付。”项目经理窦守虎说。
近年来,我市依靠交通、区位等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降本增效、重点项目实施、精准招商引资等,进一步提升现代物流业发展质效,助力产业稳健前行。2024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物流总额5672亿元,同比增长3.7%,工业品、农产品和民生消费等多领域运行态势良好,为社会物流需求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措并举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
近日,在金茂源快递电商产业园区内,各快递企业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分拣快件。产业园区引入自动化分拣设备以来,不仅提高了分拣速度和准确性,还减少了成本、提升了企业效益,可谓是一举多得。
“我们整合现有资源,目前已建成三大物流园区。”德州交投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玉贵说,目前金茂源快递电商产业园区、交投物流智慧电商云仓产业园区、凯德现代冷链物流园区在降本增效方面都作出了积极探索。
金茂源快递电商产业园区承担了德州中心城区80%的快件分拨任务,拥有顺丰、邮政、京东、圆通、极兔5家快递企业和26家电商企业,采用自动化分拣设备,快件进出高效、精准,日吞吐量达40万单。不仅是引进先进设备,今年园区通过扩大光伏装机容量,利用清洁能源,进一步降低了能源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全过程、全链条综合发力,金茂源的做法值得推广。”马玉贵说。
为做好降本增效文章,我市用足用好各项支持政策,发挥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ETC通行优惠等各类政策红利,让企业轻装上阵。各园区通过引入自动化分拣设备、利用清洁能源、整合物流资源等措施,有效提高物流效率。目前,全市29个物流园区积极探索降本增效之路,加快物流业发展进程。
“推动物流数字化转型是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市现代物流和会展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许庆祥说。齐河县招引培育山东高速满易、新世纪、新赤湾等智慧物流平台企业,累计整合全国各地运输车辆约180万辆,实现智能化“车货匹配”,带动重点工贸企业生产成本平均降低10%。同时,引导京东物流、安得智联等物流企业新上自动分拣、智能配送系统,2023年齐河县规上物流企业营业成本占营收比例下降3.5个百分点,齐河县物流业逐步向智慧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
重点项目支撑物流业发展
“目前,我市有38个项目入选省级重大(重点)项目,13个项目列入挂图作战重点项目快速推进。”许庆祥介绍。
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是现代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2024年,全市拥有物流重点项目共40个,年度计划投资95.7亿元。
在助力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我市为凯德冷链物流等项目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6.99亿元,国家百强5A级物流强企深圳怡亚通、京东物流、海尔日日顺、传化物流落户我市……一批重点项目投入运营和落地,为我市带来了大量物流服务资源,进一步壮大了物流业主体规模。
此外,我市锚定商贸物流大项目实现大带动,在德城区先后实施了黑马农副产品、商储冷链、德百智慧商贸孵化基地等6个智慧冷链物流项目,总冷链库容量达100万吨。鲁北传化城市物流中心由临邑传化公路港和临邑传化智慧产业园构成,定位为立足临邑、服务鲁北地区、辐射京津冀晋地区,打造现代物流业发展金名片。
精准化招商加速产业提档升级
招商引资是助力现代物流业提档升级的重要引擎。市现代物流及会展经济产业链办公室印发《重点招商活动计划》《物流会展招商推介材料》等关于开展精准化招商的文件,积极组织“遍访总部”“对接民营500强”等专项招商活动,深化与中物联、中国物流集团、平安银行等企业合作。
我市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实现产业闭环发展、提档升级。目前,由京东、传化、海尔日日顺等头部物流企业投资的项目已在我市先后落地,新开工项目5个,总投资6亿元。
从企业基础培育方面,全市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达134家,比2023年增加10家,增幅8%,比2020年增加55家,增幅达70%。
从物流品牌建设方面,全市已有50余家企业获得省级及以上行业荣誉称号,齐河县的盖世冠威国家物流获评国家5A级物流企业,成为我市首家国家最高等级物流企业。
从龙头企业培育方面,济铁平原物流园已具备“国际内陆港”的规模和功能,海关监管场站已通过济南海关验收;交投物流智慧电商云仓产业园区被国家邮政总局确定为国家快递物流园区标准制定者;飞马冷链物流仓储量居全国前50强;易罐云物流平台注册危化品车辆达4.3万辆,占全国总数量的11%。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胡兵 通讯员|顾振华 编辑|崔广旭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