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① | 政企面对面 齐心促发展

12月2日上午,全市民营经济座谈会召开,市领导与68位民营企业家面对面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建议。

市政务服务中心四楼的多功能会议室里,气氛热烈、暖意融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各自想法——

“建议加大普惠、免申即享等政策的覆盖面和补贴力度,确保更多民营企业能够享受到政策红利。”

“建议在产业政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对高端制造业的扶持,助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促进设备更新。”

“建议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的特点,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开发多样化金融产品,助力企业发展。”

……

为开好这次座谈会,市领导多次赴企业调研,有关部门对参会企业发展面临的具体困难作了摸排,梳理形成58个具体困难制约和53条意见建议。

“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实打实回应企业关切。永锋集团将继续扎根德州,深耕实体,坚定坚守、专心专注做好自己的事。”与市领导并排而坐的永锋集团董事长刘锋言辞坚定、信心十足,“今年是永锋集团齐河本部转型发展、腾笼换鸟的条件具备期,明年是真正的产业布局和项目落地期。钢铁主业方面,我们将依托增量配电园区,加快推进机组并网、光伏及生物质项目。结合电炉生产优势特点,生产高品质钢,进一步拓展高附加值产品。德瑞产业园方面,聚焦钢铁主业延伸,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智造等产业领域,争取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努力打造省城周边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集群化产业集群。”

长期以来,民营经济都是推动我市发展的硬核力量,是创新创业的“活力源”和群众就业的“主渠道”。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58.8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9%;民营企业17万户,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9%以上;规上企业营收2430亿元,占全市比重的80%;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超过90万,占全市就业人数的80%以上。

近段时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何正确看待、有效应对?

在各位企业家看来,当前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只要党委政府和企业同心同向、携手同行,就一定能够推动民营经济做优做强,实现更大发展。

“民营企业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更好融入发展大局,才能掌握战略主动权,实现高质量发展。”德州欧瑞电子通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别如国说,作为IDC基础设施设备和精密制造领域产品供应商,他们积极响应国产化战略,拓展核电安全新领域,在机柜、机箱等产品上加大投资和研发投入。目前浪潮PC机箱实现量产供货,京东服务器机箱进入小批供货阶段,核电安全级机柜、盘台产品已基本替代国外厂商产品。

“抢抓政策机遇,促进转型发展很关键。”山东格瑞德集团执行总裁管志广表示,国家提出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政策,也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企业开辟新模式、抢占新赛道带来了重大契机。 “今年我们紧抓政策东风,调整生产发展方向,积极布局‘地热+’产业赛道,建立了专项组织,调配丰富地热、暖通、安装、物联网等方面的力量和人员,大力开发高效产品,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地热全生命周期管理,力争成为地热产业引领者。”管志广说。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一家以非转基因大豆深加工和大豆蛋白生产为主的生物营养食品企业,谷神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卫堂尤其关注创新驱动,他们将不断通过关键技术创新、产品提质升级等系列举措,构筑企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降本增效、市场开拓、要素保障、人才引育……座谈会上,市领导针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逐一作了分析,要求各级各部门与企业“同题共答,真解决、见实效”。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刘泽华表示,作为民营经济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全力抓投资、强保障、促改革,扎实服务保障民企发展。市工信局局长孙洪魁表示,市工信局作为工业和信息化行业主管部门,将紧紧围绕密切联系企业、高效服务企业、有效组织企业开展工作,不负“企业娘家人”的称号。国网德州供电公司总经理李善武表示,供电公司将坚决扛牢电力先行官使命担当,加强供电保障,提升服务品质,助力降本增效,全力以赴让企业用上可靠电、便捷电、实惠电。

“很感动、很激动、很受鼓舞。”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雷达表示,参加座谈会后,发展的信心更足了,将全力推进“标准化、流程化、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国际化”战略,推动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志冕 编辑|王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