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3日,我市召开“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纪钢出席,介绍全市2024年营商环境工作成效,以及2025年度“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的总体情况。同时邀请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刘泽华,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林,市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纪三出席,分别介绍本部门承担的2025年度“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政策,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刘之荣主持发布会。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为47.1%,较上一年提高0.4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强化两业融合试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平台载体建设,是推动服务业融合集聚发展、带动服务业加快突破的有效路径。目前我市有省级以上两业融合试点4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个,总体呈现量少质弱现状,对全市服务业发展支撑不足。今年我市将围绕做强平台载体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推动服务业向“深”融。依托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10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抓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企业培育,重点提升总集成总承包水平、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试点工作,加快形成制造业为服务业提供场景、服务业为制造业赋能增效的协同联动发展格局。
二是推动服务业向“新”聚。鼓励中心城区大力发展首发经济、楼宇经济、夜经济,打造一批特色消费新商圈、网红打卡地。引导各县市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产业。集中培育一批文化创意、平台经济、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三是推动服务业向“高”攀。瞄准“微笑曲线”两端,一方面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投入;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加大品牌创建、售后服务、渠道拓展力度。集中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的服务业企业。加快项目推进,对今年已开工的46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加大要素保障,加强跟踪服务,尽快形成更多新的服务业增长点。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孙亚民 杨鸣宇 编辑|密霖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