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德城区运河古街内,人潮涌动、笑语欢声,2025山东省夏季“运河大集”在这里启动。
此次活动聚焦暑期文旅消费旺季,以“游运河、逛古街、赏文化”为主线,“齐风汉韵·潮启新章”国潮大集、“运河食脉·五味传薪”德州味美食大集、“九达天衢·颐养承韵”康养大集等8个好看、好玩、好吃、好购的特色市集“集中打擂”,汇聚全市50余家特色企业,通过开展非遗手造展演、美食嘉年华、家电“惠”购等多元活动,打造运河水韵特色IP,提振消费,为推动运河文化传承创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助力。
游运河 揽一袭大河之风
德州因运河而生,自古就有 “九达天衢” 的美誉,以“九龙十八弯”的原真古貌勾勒出“运河入鲁、九望德州”的独特画卷。启动仪式上,精彩的德州杂技《运河流芳》、创意十足的情景互动《东方朔游大运河》,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活动现场就在运河边,游玩之余还能赏美景,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运河的魅力。”市民程磊说。
天地为幕,流水做弦,游运河怎能少了音乐为伴。在古香古色的运河古街街头,音“悦”大集上,来自我市的文艺工作者们精选广为传唱的中国风曲目,将承载大运河沿线文化特征的乐器、诗词经典和人文风情融合在古曲新声的表演中。市民和游客纷纷驻足拍照,记录“琴声伴流水”的诗意瞬间。“这场音乐大集是我们将古建空间与演艺空间有机结合,在景区打造旅游演艺、助力运河文化‘活起来’的全新尝试。”德州市文化馆副馆长刘彦表示。
运河边上还能淘“宝贝”。据史料记载,德州运河边的古玩市场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被业内誉为“老货多、品类全”的“淘宝圣地”。在“齐风汉韵·潮启新章”国潮大集上,不少商家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宝贝”,不但有瓷器、玉器,还有字画、钱币,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看热闹、开眼界。“我喜欢集邮,刚刚看到有一套不错的邮票,打算再去和摊主讲讲价。”市民王健跃跃欲试。
逛古街 赶一场烟火大集
赶大集,赶的是人间烟火气。
“运河大集”上,各类好吃、好喝、好玩、好用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飘香的德州扒鸡、布袋鸡,甘甜的乐陵金丝小枣等特色美食,紧紧地拴住了市民游客的味蕾,每个展位前都挤满了品尝购买的人们。德州顺程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刘迪告诉记者,他们早上带来了10余个品类的烘焙食品,活动刚刚过半就全部卖完了,只能紧急让公司再送一批。
除了美食,最吸引人的要数“山东手造·德州有礼”手造集市,这里集聚了来自各县市区的特色手造好物,黑陶、德州窑红绿彩、剪纸等极具德州特色的手造更是推出了很多接地气的产品,如发簪、耳坠、帆布包等,让文创产品凭借实用性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
不但有产品展示,商家们还邀请市民游客现场体验,剪一张窗花、为瓷器绘几笔釉色、用运河红胶泥拉几下陶坯……
此次“运河大集”除了传统商品外,还加入了家电促销、体育器材乐购等展位。德百家电的展位上整齐摆放着早餐机、榨汁机等多款经济实用的小家电,供市民游客选购,工作人员还积极宣传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让更多消费者享受政策红利。“我们带来了人造草坪、国家队定制自行车及多功能居家健身器材等体育用品。”泰山体育行政总监王永辉表示,参与“运河大集”活动,是企业提升产品知名度的良好契机。
赏文化 赴一场古今交融之约
千年大运河,半部中华史。在德州,“运河大集”已不是简单的摆摊,而是打造出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场景。
此次“运河大集”,省级非遗项目德州跑驴也“跑”进了现场。精彩的表演之后,市民游客纷纷上前,跟着队员们学习特有的舞步。
赶一场“运河大集”,还能感受文化与时代的创新交融。
“海岛冰轮初转腾……”一身旦角装扮的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老师张良,现场表演了京剧梅派剧目《贵妃醉酒》,引来阵阵喝彩。“我的头冠由百余个蝴蝶型配件组成,这些配件都是运用传统工艺结合3D打印制作而成,不仅提升了制作效率,而且使头冠更加耐用,便于保存。”张良是京剧旦角(青衣)传承人,他表示,将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通过运用现代科技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在“智启州韵·数创未来”数字大集展区,充满科技感的大熊猫星团数字艺术展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大家通过电子屏幕与大熊猫星团互动并合影留念。“艺术展近期将在银座商城大学路店启动,我们还有不少与熊猫相关的文创产品供游客选购。”数字大集展区营运负责人孙彬彬说。
当“烟火气”融入“百草香”,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中医养生集市上,来自德州市中医院、德城区中医医院(德州联合医院)的多名专家现场坐诊,通过名医义诊、中医特色疗法体验、代茶饮品尝等,市民们亲身感受了“一根银针、一把草药”的神奇疗效,为千年中医药文化注入新活力。
据了解,夏季“运河大集”活动将持续到8月下旬。活动期间,还将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参与企业让利、金融机构助力等方式,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惠民活动,开展专属特惠特价促销、红包补贴、景区门票优惠等。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秦超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