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任仲平文章:十年砥砺奋进 绘写壮美画卷——写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文章引用了德州市陵城区于集乡大于集村十年的“记账故事”。
文章称,大于集村是国家级农村社会经济调查观察点,全村有40个记账户。大于集村的“小账本”,照见十年发展的民生温度。
人民日报文章内容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于集乡大于集村,是国家级农村社会经济调查观察点,全村有40个记账户。十年来的“收支账”,写下收获满满:收入水平持续提升,村民于光平的账上记着“2022年6月,收到合作社分红1000元”;生活水平更上层楼,村民张德香记着“2017年,花3.5万元买了辆二手轿车”;民生短板不断补齐,村民于振瑞记着“2022年2月到乡卫生院看病,新农合报销534元”……一个个数字,照见十年发展的民生温度——尊重“人”的价值,看见“人”的能量,成就“人”的梦想。
德报此前报道
今年3月30日,本报《奋进新征程 建设新德州——德报践行“四力”一线蹲点调查 深读》栏目以《作为全市唯一的农村固定观察点,大于集村40个记账户一笔一笔写下了36年的柴米油盐事——千本收支账 一部振兴史》为题,通过一条向上的曲线农业生产节节攀升、一组厚实的档案“数说”农民小康路、一部“三农”变迁史乡村振兴在路上三个方面,报道了该村小账本反映时代大发展的故事。

德州市陵城区大于集村是德州典型的农村,位于陵城区于集乡政府驻地,距城区5公里,全村现有332户,1295人,耕地面积1735亩。
村里的农村固定观察点,是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有关工作要求,于1986年建立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观察点,为全市唯一。
从全村农户中抽取40户作为记账户,40个记账户36年如一日,坚持写下千余本“手账”,记录收支情况,留存进步足迹。账虽琐碎,却是“三农”发展的缩影,是乡土中国迈向现代中国的原真“手稿”。
记账本统一发放,主要记录现金及实物收入情况、食物消费情况、生活性(非食物)现金及实物支出、农业生产资料及服务支出、非农业家庭经营支出、农业家庭经营自家投工情况、农业家庭经营雇工情况等方面。所记录的生产、生活收入支出等,为各级党委政府了解农村情况、指导农村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和决策依据。
全文阅读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十年砥砺奋进 绘写壮美画卷——写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志强 编辑|苗欣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