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新韵”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今年12月底印发 业内专家为德州市现代水网建设“把脉问诊”

“德州应加强与国家水网、山东现代水网的衔接融合,建设德州智慧水网。”“德州要科学调度管理水资源,盘活存量,节约挖潜,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11月22日,《“德水新韵”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简称《规划》)专家咨询会议现场气氛热烈,来自水利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水利厅、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的业内专家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齐聚一堂,共同为德州市现代水网建设“把脉问诊”,帮助我市进一步提高规划水平,争创全省现代水网先导区,打造黄河流域平原地区现代水网样板。

今年6月以来,我市聘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山东新汇集团合作编制《规划》,几易其稿,目前已形成征求意见稿,预计今年12月底印发。

《规划》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深入分析德州水网建设基础、现状问题、面临挑战、自身优势和形势要求的基础上,立足德州市情水情,创新提出了“一河六带、三通成网、一网多能”的规划思路,提出水网六大建设任务、八项示范引领行动、二十项重大工程,以及六方面保障措施。

“要充分利用德州良好的水网基础,解决‘有水留不住、无水就买水’、‘黄河水不够用、长江水用不好’等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建议,建设水网体系,利用好水的前提是要留得住水,要进一步提升再生水利用率,配套建设再生水处理设施与供水管网,使再生水接入供水体系,也可直接回补河湖生态用水。

“《规划》充分体现了德州区位特点和市情水情,全面响应了国家战略要求、省工作部署与德州市发展需求,在传统水利建设的基础上,对水网建设内容进行了创新拓展,顺应了人水和谐的时代要求。”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规划》结构合理、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可行、特色显著,是全面推进德州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蓝本,可为德州建设“富强、活力、幸福、美丽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强有力支撑。

“我们将认真吸收借鉴专家建议,充实完善规划,进一步提升规划质量水平。创新思路,做好德州特色水文章。”市水利局局长李守学表示,下一步,我市将以5大干流、1500条支流、20座水库互联互通为重点,以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经济六带融合发展为方向,努力实现水城融合,使传统水网向现代水网迭代升级。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董天力 通讯员|李巍仑 编辑|密霖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