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 将公园绿地打造为民生服务主阵地,实现“开窗见绿、推门入园、转角遇景”

1月1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2德州答卷”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绿化办公室主任李敏介绍德州市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所做相关工作。

聚焦“增绿量”,构建绿色德州。多点布局谋增绿。立足自然地理格局,积极开展园林绿地信息卫星航测及现场普查工作。根据创城标准谋划11类1745项绿化建设台账,统筹推进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城市绿地建设,确保区域融合、功能叠加、效益倍增。目前已完成129项,累计新增绿地面积386公顷。多措并举促增绿。指导三区采取见缝插绿、开墙透绿、拆违建绿、破硬复绿、立体增绿等举措,开辟出“一个人三棵树、一个单位一片林”“百局帮百区”等社会动员办法,积极推进绿化“五进”行动,改造附属绿地64.93公顷;探索出“多区域统栽统建”林荫路建设模式,建设林荫路和绿道绿廊45.29千米;联合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等群团组织开展示范林共建行动,充分改造利用闲置地、腾退地、边角地、低效绿地,实施空闲地增绿9.16公顷。多重保护助增绿。起草《德州市城市绿化条例》于今年12月22日公布,编制《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等3项地方标准,科学管护城市绿化。全面普查市域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对城区纳入保护名录的26株古树名木逐一开展体检,同时指导养护责任单位做好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统计市域范围内25处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并初步建立名录,汇总绿地情况及图片资料,准确指导园区内绿化植被和文物古迹的保护。

聚焦“惠民生”,构建宜居德州。将公园绿地,打造为民生服务主阵地。着眼“全域公园化”目标,开启“百园之城”建设行动,以中心城区增绿建园为重点,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科技赋能、建养并重,大力推进城市公园、游园和街头绿地建设改造,为市民构建分布均衡、功能完备、品质优良的城市公园体系。目前在建13处,已建成(改造)21处,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40.99公顷。将城市路网,打造为绿色出行生态网。对现有道路绿地改造提升,完成道路节点提升项目27项,改造绿地面积47.2公顷。增加常绿树种占比,培育出“德州常青一号”常绿树品种,建成长河大道实验段。强化道路林荫效果,实施林荫路建设30.15千米,新增林荫路段20处。开展拆违建绿专项行动,拆除围挡1.64万米,覆盖边角绿地2400余平。加大绿道建设力度,打造连续畅通、功能复合的城市绿链,目前实施15.14千米。将单位小区,打造为职住生活舒适区。大力推进市级园林式居住区(单位)评价工作,与口袋公园建设结合,打造可入、可赏、可游的绿色开敞空间,实现“开窗见绿、推门入园、转角遇景”,增强市民归属感、幸福感。目前已启动居住区附属绿地改造172处,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其他附属绿地改造84处,总计改造64.93公顷。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杨鸣宇 编辑|张晓航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