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签约何以信心足?招商推介会两个细节看“开放天衢新区”

3月25日,天衢新区赴深圳举办招商推介会,现场百余家企业汇聚于此,覆盖高端装备、总部经济、电子信息、金融服务等多个门类,企业家们一起畅谈现状、共话未来,寻找合作新契机。大会期间,两个细节彰显新区诚意、实力和担当。

细节一:不远千里来奔赴

天衢新区距离深圳2000余公里,驱车需近20小时,的确不近。推介会选择此地举办有何用意?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大市,深圳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智能制造领域发展走在全球前列。但随着产业载体、人力资源等要素成本提高,相当一部分制造环节不断向外转移。“此次推介会签约了14个项目,其中电子信息类占据90%以上。”市委常委、天衢新区党工委书记祁小青介绍,新区抓住了与深圳电子信息产业战略转移的契机,不远千里前来推介签约,主要为让这里企业感受新区的诚意,“希望大家见证天衢新区发展的当下,更希望他们对新区的未来萌生更多期待,才能愿意前往投资兴业,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

细节二:诚意推介亮点足

推介会上,天衢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涛从人文历史、发展现状、产业定位、政策情况、地块推介、园区情况等方面对新都区的投资环境进行了介绍,并详细解读了全区的五大发展优势。

结合天衢新区打造的“5+1”主导产业特点,天衢新区投资促进部门特别编制了战略性产业集群招商图谱,并形成了单独产业的“招商军团”。“热烈欢迎大家结合新区的产业集群对照了解、重点投资。”在推介环节,李涛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投资秘籍”,热情向在场客商介绍,他说,新区有雄厚的产业基础、最优的政策支持,例如,对吸引入驻电子信息产业园的项目和人才给与系统集成性奖励,同时,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在京沪高铁两侧规划了“两区+四园”,分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区、集成电路产业区,以及国企高标准建设的四个电子信息产业园。“我们构建了立体化载体格局,虚位以待,无论大家有什么投资需求,我们都能拿出解决方案,帮助大家落地。”李涛说。

“好配套、好平台、好环境。”面对纷至沓来的外商投资意愿,祁小青直接回应了他们最想要的:天衢新区总面积418平方公里,人口40万,辖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市委、市政府驻地,是德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可以说,水深鱼大、机会众多。市场和平台,天衢新区都准备好了。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志伟 刘潇 通讯员|张文智 韩哲
编辑|梁思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