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报评论员文章 | 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写照

4月27日,德州市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在市体育公园开幕,标志着市体育公园南侧体育场建设完工,即将逐步对外开放。地处黄金地段、占地约521亩、总投资15亿元,这一德州目前面积最大、环境最好、标准最高的体育公园项目,从选址落子到建设速度、建设标准,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立场、深厚情怀。

体育公园的建设,是一次“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生动实践。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健身去哪儿”成了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要在建设特色体育名城上走在前,大力推动全民健身,打造运动之城、健康之城、活力之城。市体育公园项目的规划设计,既是对党代会精神的落实落地,更是对群众期盼的热切回应。而体育公园仅用10个多月就完成南侧体育场建设,既得益于“挂图作战”的科学推进模式,更体现了各级各部门牢记宗旨、实干为民、团结协作的使命担当。

体育公园内处处可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回应。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以更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叩出精彩的民声回响。从丛林、绿地相结合的生态理念,到满足全年龄段人群需要的人性化设计;从室内室外相互补充的科学分区,到科技范儿十足的智慧化管理;从丰富的传统项目,到新潮的时尚项目,“百姓需要什么就建什么”,是体育公园建设的基本原则。公园内完善的设施、精雕的细节,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处处彰显人性化、智能化、精致化,是“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的生动注脚。

为民造福没有休止符。建好公园为人民,管好公园惠人民。高标准建设的体育公园承载了群众期待,只有管好用好才能真正实现惠民利民。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继续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公园管理的全过程,让更多群众走进公园、享受运动,让体育公园真正成为群众爱去爱用的健身乐土、幸福乐园。

今年是德州市特色体育名城建设三年行动的关键之年,市体育公园无疑为各地优化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体育场所提供了示范、打造了样板。期待各级各部门持之以恒延续这份一心为民的定力和使命,建设更多高标准、高质量的体育场所,为特色体育名城建设作出贡献。

从党史学习教育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一根红线贯穿始终,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市体育公园建设堪称主题教育的一个鲜活案例,全市党员干部要以此为鉴,以实际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造福人民的业绩,为强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胥爱珍 编辑|高玉梁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