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1日,我市召开“全力护航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系列主题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逯泽生,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科长张彦珣出席,解读《德州市关于推动专业市场转型升级若干措施》(以下简称为《若干措施》)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起草背景
专业市场作为商品流通业中成长最快、比重最大的一种形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商品市场优化升级。2021年5月,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单位印发了《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商流通函〔2021〕159号),提出将商品市场打造成为商品流通的重要平台、扩大内需的重要载体、优化供给的重要引擎。2021年6月,山东省商务厅、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单位印发了《关于推进商品市场优化升级工作的通知》(鲁商字〔2021〕80号),推动商品市场向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平台化方向发展。2022年11月,我市出台了《关于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意见》(德发〔2022〕14号),提出采取原地转型、业态转营和规划调整等方式,推动专业市场科学布局、转型升级。
二、出台目的
通过出台《若干措施》,推动全市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助推全市专业市场特色化、专业化、平台化发展,加快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三、政策的主要内容
《若干措施》共包括8条政策措施:一是鼓励老旧市场迁建升级,推进专业市场由物业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二是引进高端特色专业市场,积极引进特色化、智慧化、专业化的市场项目。三是打造区域性交易、结算中心。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结算要求,推动全市专业市场延伸产业链条,扩大涵盖范围,建设电子化结算中心。四是培育专业市场品牌,支持专业市场内企业申请老字号,开展境外商标注册,争创国家级、省级品牌。五是支持专业市场举办会展活动,充分依托自身优势举办行业性会展活动,为入驻商户提供专业化信息交流平台。六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鼓励大型专业市场“触网”转型,拓宽销售渠道。七是鼓励专业市场开展国际贸易,引导有实力、有条件的专业市场及业户探索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参加国内国际展洽活动。八是完善各类配套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专业市场及周边生产经营和生活环境。《若干措施》从以上8个方面制定了相关支持措施。

请问德州市目前专业市场发展现状如何,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来出台的这个政策呢?
近年来,我市专业商品市场在促进全市商品流通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目前情况看,我市专业市场大多为传统型市场,辐射带动能力弱,专业特色不突出,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传统市场优势正逐渐减弱,我市需要大力发展特色化、智慧化、专业化的专业市场和市场集群。去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意见》(德发〔2022〕14号),提出采取原地转型、业态转营和规划调整等方式,推动专业市场科学布局、转型升级。也正是基于以上情况和事实,紧紧围绕助力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这个战略部署,我市出台了《德州市关于推动专业市场转型升级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有哪些创新举措,下一步的工作措施有哪些?
《若干措施》主要考虑是加强专业市场平台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协同发展“线下实体”和“电子商务”,实现“实体+虚拟”立体运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积极引导全市上下招引国内有影响力的大型专业市场经营者来我市投资经营;鼓励推行专业市场标准化管理和电子化结算,推动专业市场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上下游产业涵盖和区域覆盖范围;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专业市场发展电商业务,建设电子商务平台或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专业市场竞争新优势;鼓励具备条件的专业市场举办会展活动,扩大专业市场的行业号召力和影响力;推进专业市场及周边住宅、学校、医院等各类配套设施建设,改造美化市场及周边经营和生产生活环境,增强市场吸引力,营造更加良好的经营氛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杨鸣宇 编辑|梁思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