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王朝忠:捕蝉


捕  蝉

王朝忠

清晨,打开窗子,坐在桌前,望着窗外高大茂盛的法桐树,耳畔传来高蝉一声声长吟;清风徐来,送来阵阵凉爽,心旷神怡,怦然心动,蓦然间吟诵唐太宗的诗句: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优美动听的诗句,勾起了我对童年夏天捕蝉往事的回忆!


清晰地记得,夏天的午后,是我自由支配的时间。冒着酷暑,找来一根长竹竿,在那稍细端绑上一个圆形的旧铁丝,或从竹扫帚上偷折下来的细竹苗使之成圆形(父母看见会责备的)。上面用苎麻皮系上,一件简陋的捕蝉工具就初步制造成功,红润的脸上增添了一份喜悦之情。然后各家各户“登门拜访”!仰望屋檐下或墙角,看见有蜘蛛网,竹竿高举,轻轻一转,蛛网就沾在铁丝上了,哪个高兴劲就别提啦!比今日暑午喝了一杯冰镇青岛啤酒还舒服,还快乐呢!

看看够用的啦,就大步流星似的直奔树下,倾耳谛听,举头仰望,寻找鸣蝉。真是“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发现“敌情”,就蹑手蹑脚,屏住呼吸,从背后绕过去,慢慢地、悄悄举竿接近它,虽无痀偻承蜩老人的高超技术,但有他的专心和痴情。待接近目标时,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扣下去,瞬间缴获“俘虏”,快快放到地下,两手半握拳,像老虎捕食一样,迅速捕过去,一手隔网牢牢抓住,另一只手麻利伸进网下,赶快抓住它。怕“煮熟的鸭子”飞了,故掐掉羽翼一半轻轻地放入纱袋。快乐无比,开口大笑!虽然满头大汗,却乐此不疲!那舒服劲,那快乐貌,没有别人的驱使和干涉,夏天真正属于我们,无忧无虑呀!

有时,看到树干上有蝉蜕,就轻轻地取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到口袋里。一个夏季,聚少成多,积攒了一小篮子,望着这些战利品,喜得合不拢嘴。适逢恩城大集,跟父亲到药店里售出,得到了一笔“巨款”!然后,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小画册,手舞足蹈,眉飞色舞……觉得如获至宝,捧在手里,沉醉其中。

每逢放学后,走在回家的路上,引来一帮小伙伴们羡慕和围观!我一页一页翻,伙伴们头碰头看,不时发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第一次体会到:自己动手,收获满满,幸福在劳动里!

夏天的晚上,群星闪烁,夏虫低吟,十分迷人啊!二姐与我作伴,提着一盏简易玻璃灯笼出了门,灯光摇曳,照亮前进的道路。眨眼间到了村头。林中灯火闪烁,时隐时现,好似流萤。人们低着头,全神贯注寻找蝉蛹:有的刚出土正在爬行,有的已爬到树干上……一个晚上,足可捕获二三十只。正是:沃土生息数载多,长思茂树唱山歌。孰知人世多馋嘴,不待能鸣即被捉。回家后用水洗净,再用盐水浸泡。第二天,放到锅中一煎,虽无油,但依然满口生香!至今回想起来,口内生津!远胜过今天的美味佳肴!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转眼已到古稀之年,但夏日午后捕蝉的趣事,傍晚捉蝉蛹的情景,常常浮现在脑海里,使我兴奋不已,更加留恋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更加怀念那印满我童年脚印的故园,乡村的午后和黄昏令我回味无穷!

啊!那难忘的夏日给我留下一个粉红色的记忆。我爱你——童年的夏天!

作者简介:王朝忠,1960年至1968年在平原二中读书。因“文革”辍学回乡,在恩城镇五里堡联中任民办教师,从教10年。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德州师专,后留校任教,直至退休!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